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中关村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我意识中的公司大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当的人力、财力或实力的企业,然而涉入中关村时,这种意识却随之而改变了,因为中关村的“小”公司,“小”柜台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并没有一定的规模,更没有相当的实力,那么这芸芸众多的所谓公司是怎样在中关村立脚和凭借什么力量起家的呢?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刚出校门涉足社会的年青人来讲确是一个“迷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日渐升温红火起来,大家看好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不管是内行、外行,不管有资本还是无资本都想趁机捞一把,结果有的腰包鼓起来了,有的最终却囊中羞涩,有  相似文献   

3.
李扬  王乐 《新财富》2004,(6):90-91
作为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39岁却已有些两鬓斑白的姚威,曾经的梦想是有个属于“大洋”人自己的家。2003年下半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梦——“大洋”在中关村软件园建设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研发基地。与此同时,经过15年的发展,大洋公司也已成长为国内视频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广电设备生产商。  相似文献   

4.
《适用技术市场》2010,(3):F0004-F0004
2003年5月注册成立“广东大华仁盛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在广州民营科技园购地42亩。在地方党、政、科技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截至2005年12月底,投资6800万元,建成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科研大楼1.5万平方米,公司自用厂房、员工宿舍、生活服务中心2.2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没有金钢钻,揽不了瓷器活儿”。那么,刘升宣有什么高招,让公司的产品飘洋过海且顺顺当当?在江苏丰县乃至整个徐州地区,人们都称刘升宣是“铸造大王”。这一点也不过分。他创办的徐州鹏举金鱼草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铸造工艺品的私营企业,下设10个分厂,有职1480人,生产的铸造工艺品有20个系列198个品种,产品远销英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1996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创利税350万元。可是,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却是由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跑上跑下跑出机遇43岁的刘升宣,原是丰县师寨乡铸造厂的负…  相似文献   

6.
市场呼唤“反冒公司”殷广明时下,讨伐“假冒伪劣”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可谓不大。然而,“李逵”不敌“李鬼”之现象仍不绝于市,不少生产、经营单位急盼反冒定向服务。笔者最近与一些正受“冒牌”困扰的厂长们谈及“打假”措施时,他们都希望能有像美国那样的反冒公司为...  相似文献   

7.
美国博士伦公司再次发现问题产品。2007年3月6日,美国博士伦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召回150万瓶“润明新概念除蛋白全护理液”。  相似文献   

8.
他将成为一个在任何所从事的领域都数一数二的企业他有着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让国人骄傲的名字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1993年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六赢”理念为准则,即确保“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参与合作的六方,共同获得合理利益的满足和发展的机会,使公司能够坚实、稳定的发展。 华旗资讯营业额连续十二年每年保持快速平稳的增长,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旗下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市场销量连续四年遥遥领先,带动中国移动存储行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领先于国际市场的IT产品领域;爱国者MP3随身听入市仅一年即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已连续两年销量遥遥领先,将垄断此领  相似文献   

9.
2003年末,意大利乳业巨头帕玛拉特在中国攻略宣告失败,这似乎让本土企业对“走出去”抑或实现国际化信心倍增。要知道,在帕玛拉特之前,即2002年,本土企业三元仅花930万美元就搞掂了另一个国际乳业巨头美国卡夫,成功收购卡夫(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10.
雅芳公司触网算是早的──1997年就推出了网上销售业务,这足以显示其敏锐的经济嗅觉,但就是这极具前瞻性的举措却引发了雅芳美国总部50万直销员的强烈抗议,直销员们认为雅芳网站的推出,无疑是在抢她们的饭碗,“雅芳内战”也从此开始。华裔女性Andrea Jung授命于危难之际,出任雅芳CEO,一张网络时代的美丽新秘方让曾是美国象征的“雅芳夫人”重获青春。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8,(6):98-98
2月27日,网盛科技(002095)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网盛科技”自2008年2月28日起发生变更,变更后的证券简称为“生意宝”,公司证券代码002095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楼方芳  俞苗玲摄 《浙商》2011,(14):112-113
2011年,对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来说,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因为在这一年里,她的客户数突破5000万。长期以来,从移动营业厅到10086热线,从“五心”网络到五星级服务,从“沟通从心开始”到“满意100”,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追求的是全方位包围客户感知,为每一个用户营造便捷、透明、绿色的消费环境,并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细节都让客户感受到“移动”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3.
惠普丑闻     
天山 《三联竞争力》2006,56(10):44-48
2006年9月属于惠普,在几乎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华尔街日报》、CNET、《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几乎各大媒体的每日头条都给惠普留着,以报道其“电话门丑闻”案的最新进展,所有美国人也都非常关注事件走向,因为惠普不是一家普通的IT公司,它是美国的公司符号,是硅谷活化石。惠普出丑,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美国没面子,其蒙羞程度不亚于几年前安然与世通因假账而破产而颜面扫地。  相似文献   

14.
1978年,瑞典葡萄酒及烈酒有限公司开拓美国市场时,完全没有预料到新产品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会走俏美国。相反当时的情况让人感到很悲观。公司花了6.5万美元在美国进行市场调查,得到调查公司“建议放弃”的高风险警告。伏特加是一种地缘概念极强的产品,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俄罗斯生产的伏特加才是正宗的。因此俄产红牌伏特加(Stolichnaya Vodka)在美国消费者的心目中就被认定是正宗的伏特加,垄断了美国的进口伏特加市场。即便是美国生产的伏特加酒很多也起了俄罗斯风格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小公司效应     
姜汝祥 《商界》2011,(6):55-56
研究美国房地产百年发展规律时,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小公司效应”。也就是说,即使在美国这样高度市场化的闰家,在住宅产业也是小公司居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业务拓展,规模逐渐壮大,公司对办公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每天都要用打印机,看上去好像是工作流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但它工作效率和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公司的办公效率和形象。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次公司的打印机在关键时刻没有起到关键作用,老牛拉破车似的打印速度让一帮人急的满头是汗,而此时,客户正在会议室等候……效率不高的打印作业让客户面露愠色,而勉为其难的打印质量则更是让客户紧锁眉头。经历此次“打印门”事件后,公司上下一致的呼声就是添置一台在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并发挥关键作用的打印机。带着全公司的“嘱托”,在中关村卖场转了半天,经过在价格、性能等方面的不断比较和权衡,我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三星ML-2571N黑白激光打印机上。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底,由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日本 FANUC株式会社各出资50%,共1130万美元,建立了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1月27日正式开业,公司设在北京中关村新技术开发区海淀上地信息产业基地。1994年,美国 GE Fanuc NA 公司及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入盟,公司股东  相似文献   

18.
王虹 《中国广告》2005,(7):117-121
广播:分众时代的“大众”媒体 最近一期的美国Adage预测,到2009年美国和加拿大由于数字互动电视(Ad-skipping和On—demand viewing)的普及(40%)导致电视媒体损失广告收入可达27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中国2004年全年的广告投放额。随着电视广告边缘化的趋势而来的是其他媒体的“大众化”.这里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否定之否定”的哲学现象。广播,报纸和杂志媒体在加拿大都有非常专业的行业协会策略性地宣传自己的广告效果,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他们从来都是把电视媒体作为“假想敌”的。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美国最大的零售业公司之一──西尔斯公司将所有与公司打过交道的顾客名单统统搜集起来,建立了一套包括6万多个家庭的“西尔斯家庭档案”。根据这个“家庭档案”,公司可查阅到这些家庭的收入及购物习惯,从而设计出千姿百态的家庭用品消费方案,然后再分寄给这些家庭。结果,公司家庭用品销售额立即猛增了三倍。西尔斯公司的做法让人拍手称绝。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商战正逐渐转向服务战,谁能在服务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西尔斯公司不满足于售物服务,而是把自己摆在购物者的位置上,为消费者着想,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05,(6):42-43
谈到医药广告,我想到了在武汉读书的一个朋友的抱怨,他说到了晚间八九点,偌大的一个武汉,竟没有广播节目可听,不是“午夜悄悄话”,就是各种“专家讲座”,让人防不胜防。最近又看到国家高层准备“取消”医药广告的传闻。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言激起万人恨,社会各界都在讨伐违法医药广告,每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违法医药广告的N宗罪,讨伐声四起,大有将医药广告淹死于口水之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