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化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在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对财政收支监督方面仍存在众多问题,尤其转移支付制度弊端更多,需要深化改革。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精神,笔者论述了深化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3.
4.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统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改变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体系。但是我国的政府统计仍处在新旧体系转轨时期,现行的政府统计制度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统计制度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职能及政府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改革选择集弹性化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推动了政府综合财政的发展进程,但同时,对其综合财务报告编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在国务院针对政府综合财政报告制度发布了相关的条例后,原有的制度体系的执行的弊端日益明显.而且要有更好地顺应发展,相关人员就必须要对条例和规章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地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和条件,对政府综合财政报告...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重构地方政府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动力和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对每个社会都是重要的,对发展中的经济尤其如此。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绩效会相差很大。基于此,对于相互竞争的地方政府来说,进行制度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制度,不仅是履行职能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巨大的创新利润,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制度创新利润不仅体现在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制度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成本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社会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9.
孟捷  吴丰华 《开放时代》2020,(2):159-179
竞争性地方政府作为改革以来形成的重要制度形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本文不仅承续了既有文献中将地方政府的经济动机归于租金,并将土地财政视为地方政府利用租金开展战略投资的观点,而且试图在一个马克思主义框架内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为此我们对租金的生产性利用和国家的经济作用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并将大卫·哈维的制度-垄断地租理论运用于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围绕营建环境的投资活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地方政府在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战略投资中,充当了租金的生产性分配者和使用者的角色,并因之嵌入了原本由企业之间的竞争所带来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形成了中国经济特有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双重结构,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造就了世所罕见的高投资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的历程.本文认为可以分成"因穷求变"和"为富求变"两个阶段.其中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结合所形成的合力是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