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人类活动之道的总和,主要包括为人之道和为事之道两大部分,核心是为人之道。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文化是抽象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件,也不是一件可以拿捏的物品,很难说文化是什么。但文化又是具体的,是可以化人的。它体现在每个人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待人接物之中。而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养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环境创造人,人亦创造环境"。可以说,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品质都折射出其成长背景、生活阅历、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2.
顾桂萍 《黑河学刊》2010,(4):80-80,82
人的数学素养是在其自身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数学学习活动养成的,具有数学所固有的特征。"认数"这一部分教材学习内容不多,却在编者的精心设计下,从多个方面落实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必须激活学习本能、发挥创新精神,形成集体共有的心智模式,才能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构筑一个相对确定的生存空间。人类社会中,制度即集体心智模式的外化;非正式制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正式制度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然而,制度时刻存在着被"异化"的可能,制度一旦"异化"就反过来控制了人本身,致使人的心智陷于"休眠"而无法有效应对新的不确定性。为此,人类必须始终对制度怀有警惕之心,对集体心智模式拥有高度的自觉。一句话,必须保证人类的制度创新精神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道家的人性观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不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贫富、贵贱甚至生命的寿夭、身体的健康或缺损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那种无知无欲、素朴恬淡的自然之性.这种自然之性是本能的、内在的、天然的,无所谓善恶,一切善恶都是以后天的辨别之心看待人所获得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袁浩 《宁波通讯》2010,(9):66-66
物理学上有一种原理,叫惯性原理。指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其实,人的行为也存在着这种惯性,这就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在后天养成的一种自动行为,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形成习惯也绝不是一二天的事。  相似文献   

6.
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残疾人,无论是先天或后天,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残疾都是人类在前进发展过程中为完善自身而付出的代价。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社会进步的今天,人道主义精神的宏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促使人们将建设一个能使残疾人行动自由,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无障碍环境。如今,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世界共同研究课题。文章以江苏省无障碍建设为例,阐述了江苏省无障碍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残疾人,无论是先天或后天,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残疾都是人类在前进发展过程中为完善自身而付出的代价。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社会进步的今天,人道主义精神的宏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促使人们将建设一个能使残疾人行动自由,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无障碍环境。如今,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世界共同研究课题。文章以江苏省无障碍建设为例,阐述了江苏省无障碍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探索是人类思想史上永恒的课题。古代哲学将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偏重于人的某种或某些特有属性来确定人性;以直观、思辨的方法静态地研究人,未能从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性。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明确了人的自然、现实的基础,驱除了笼罩在人及人性上的神秘气氛,逐渐从运动变化来认识人性以人性与社会、文化关系来把握人性。但总的思考角度仍未摆脱古代思维模式的局限,继续把人性看作  相似文献   

9.
鉴于各种内隐或外显的死亡现象充斥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死亡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显出来。以弗洛伊德的"死本能"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当前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死亡"重新进行界定,并尝试探究死亡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想像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想像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像力征服世界。——奥斯本(创造学之父)想像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在“自发秩序”观基础提出了“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观。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哈耶克对人类行为规则的形成及作用的深入探讨,他认为人类行为规则不是审慎思考设计的产物、是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其对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由、分立的财产和社会公正是维持“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主要积极因素,人的自然本能和政府强制权力是维持“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主要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07,(3):103-103
【管理】《管理中的心理学》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又是多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使命 人类创造文化的意义在于服务人类自身.以人为本的文化,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类创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也可简单区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指精神文化.艺术、哲学、文学、宗教、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的文化形式满足不同的人性层面. 人性层面有本能的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宇宙的人之分.文化中也有功利和非功利之别.科学开发物质世界,政治主管社会秩序.科学和政治都是人类生命的手段.目的就是让人类生命更合理生存,幸福生存. 人性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当功利性比重大的时候,人性往往比较低俗.当非功利比重大的时候,人性往往比较高尚.当今我们谈论文化创新,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提高非功利化艺术文化在文化中的比重.因为只有非功利化艺术的教育,才是人格与精神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14.
陈慧 《黑河学刊》2011,(4):177-180
针对当前"婚外恋"现象的普遍存在,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婚姻家庭职能的变化,人性本能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婚外恋"现象增多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减少婚外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守一 《沪港经济》2010,(9):66-66
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出色,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蔡剑英:这是后天养成的。你很难想像,在读大学之前,我是一个腼腆的只知道读书的小姑娘。人有保护自己的本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保护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而扩充自己的人脉,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万能论"认为,市场化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它本身有一种"自组织"能力。事实打破了这种"迷信"。诚然,市场机制具有很强的活力,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然而,它带有自发性、盲目性、短期性、个体性等缺陷,片面强调市场化就会出现很多预料不到的风险,特别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安全不能靠市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任何具体事物都从属于自己特定的范畴,也必具有自己显现的性质以及区别于它物的种属。人类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自己的性质和属性,也即人性和人的本质。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性,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他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哲学界众说纷纭。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李嘉图模型 (一)李嘉图经济发展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广义上的资本替代短缺的自然资源所必然的技术或制度革新来实现的。只重视人的动物本能而无视人的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资本积累行为的马氏理论,即便是人口理论也算不上是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创新之艰难,我们以生理学为基础作了必要的阐述,然后又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验证。而事实上,人的生物性本能最终还影响到人的社会属性,这可以从人类化学所归纳出来的基本概念得到进一步的佐证。作为化核心的“价值体系”,正是由“历史演绎并经过筛选而形成的价值观”,它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产物”到“障碍”,充分证明,人的“死本能情结”已经转化为某种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20.
原始艺术伴随着人性萌发而产生,因而原始艺术没有绝对开端而只有阶段性的表现。人类对自由的渴求开辟了以艺术为形式的“第二世界”。在艺术状态中,人摆脱了自然的力量,将自然从一种支配人的力量转换成人的艺术加工对象,赋予自然以艺术形式。艺术是人所依赖的、用以展现和完善其人性的工具、物质媒介,是人性产物,在追求中使生活艺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