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后,一些地方由于搞基本建设占用了不少基本农田,使部分农民手中的承包田越来越少,有的农户一家人在十分有限的承包田里种庄稼,田少收入低田里种庄稼,田少收入低感到不安心。最近社会上又传出一家一户的承包田要逐步向“大户”流转的说法,让祖祖辈辈靠种田吃饭的农民确实发了愁。老百姓纷纷说:打破干部的“铁饭碗”我们赞成,砸种田人的“泥饭碗”我们不依。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农用土地政策的宣传,重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同时要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占用基…  相似文献   

2.
“栽稻不插秧,种田也能懒,照样获高产,轻松悠闲也赚钱。”这是沛县农民对麦套稻“懒田”技术的形象描述,也是农民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喜悦心情的真实表露。如今,这一新的种田技术、高效模式在沛县得到普及推广。由去年的50亩一跃发展到今年的3000多亩,每亩为农民增收130多元。  相似文献   

3.
农民对种田信息有“五盼”在市场经济中,怎样搞好科学种田、实现集约经营、为“两高一优”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民对种田信息有“五盼”:一盼市场需求信息。种什么效益好?这是种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众僧同抢一锅粥”,听到有人种某种作物赚钱了大家就都去...  相似文献   

4.
农民现在时     
说起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由来以久,可如今,受市场大潮冲击,农民的概念已被赋予崭新的内涵…… 种田“明星”竞风流 种田也能成为“明星”,是许多农民想也不曾想过的事。  相似文献   

5.
从“种田要计算成本”谈起曹照权看罢1997年第5期《农村财务会计》上登载的短文《种田要计算成本》,很想结合当前农村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每当耳闻“种田不划算”的感叹,目睹弃田务工的现实,我在想:“种田真的不划算么?”我看不尽然。问题的关键是农民...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05,(2):38-38
在河南省正阳县的田间地头,农民拿惯了锄把的手,开始拿着笔和本记“种田档案”了。  相似文献   

7.
农民集约种田“六忌”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才能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呢?下述集约种田"六忌"可供借鉴:一忌开支不细算。在备耕生产中,有些农民朋友由于成本观念淡薄,在农机具的使用上,不是修旧利废,妥善管理,而是乱扔乱放,弃旧图新。在农药购买上,不能按...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初开始,山东枣庄大郭庄村1000多亩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建起了茶园。村民每年可按照每亩地粮食产量的当年市场价获得租金,从传统的种田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同时,茶园聘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部分村民进茶园上班,使他们当上了“职业农民”,可在家门口“带薪种田”。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农民异村承包耕地的现象:有些农民撂荒弃耕自己的承包田,却去邻村抢包别人弃耕的承包地。种田比较效益低、农民负担重、外出务工经商者多起来,导致部分村弃耕撂荒事件愈演愈烈。有的村工作图简单,发包图方便,随意按弃耕地的肥瘦等级,一般定价为每亩80—150元,发包给前来承包者,有的干部还美其名曰“拍卖”,自作主张只要求承包者完成所定价款,其余劳务及服务费用等概不负担。因有利可图,许多农民就随意丢弃自己的承包地,到外村捡便宜田耕种,造成了有的村一方面解决撂荒田,一方面却又出现了新弃耕田的怪事。农民异…  相似文献   

10.
初春,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樟坊村农民廖直宗定植了2.8亩烤烟后,盖上地膜,从口袋掏出“种田笔记”记录下烟苗定植时间、烟苗生长情况、基肥用量、地膜数量等情况。如今,在宁都县有5万多农民像廖直宗一样记起了“种田笔记”。农业大县宁都文化底蕴丰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一些文化素质较高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积极搜集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发展科学种养,并把自家的种养诀窍详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充实,记成“种田笔记”。会同乡南田村农民刘伏生是蔬菜种植大户,也是县里最早记“种田笔记”的农民之一,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种植经验,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农民兄弟擦亮你的眼睛──农民受骗上当探源海风自1992年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下海”经商也成为一个时髦词汇,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连祖祖辈辈厮守土地种田为业的农民也要面向市场,农民不仅要有精良的耕作技术,而且还要掌握市场行情,了解市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六安市,2004年种植的546万亩水稻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24.1亿公斤。丰收后的广大农民盼望粮食收购企业实行“一次收购,二次结算”的方式,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即:农民向粮食收购企业出售粮食时,先按当时市场价结算,钱货两清;市场粮价一个月内若上扬,企业将上扬部分的差价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实行这种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好处:对农民来说,一是帮助农民规避了价格风险,从而打消了惜售、观望、待价而沽的心理;二是激励了农民的售粮积极性,早卖粮不吃亏;三是农民尝到了种田的甜头,越干越有劲,为下年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所以,大力推行节本增效农业是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要想致富快,网上学技术”。这话在四川省丹棱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也是该县近年来建设“科技乡通工程”,引导农民网上学艺致富的真实写照。该县唐河乡唐坝村村民黄成学一年来从网上学习水果蔬菜嫁接、改良技术,发展“早、稀”水果蔬菜,仅此两项每年收入都在12000元以上。丹棱镇高坝村青年农民李小华早出晚归,将网上学来的技术在10亩承包田里大作科技文章,实行水稻、油菜、小麦、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轮流种植或间种套种,搞立体综合开发,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丹棱农民网上学艺致富@章明文 @谷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熟知的有托儿所、托老所,殊不知,农村还有创办“托田所”的呢!“托田所”为农村土地流转开辟了新天地。甘肃省径川县王村乡各村创办让闲置土地转手耕种的“托田所”,外出打工的农民把自家无力耕种的承包田“托”到“托田所”,“托田所”再把这些托管的耕地在明确其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的基础上,有偿有期限地转包给有耕种能力的农户。湖南省测阳县北盛镇38个村,89%的村民小组都办有“托田所”。截止目前,受托农户7244户,受托水田19850亩,均占该镇总数的51%。北盛镇创办的“托田所”有三大特点。一是流…  相似文献   

16.
职业农民(farmer)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与职业农民相对的是传统农民(peasantry)。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以维持生计为目标追求,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以“peasantry”,而不是“farmer”称呼中国农民。原因是“peasantry”作为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过去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模式和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中国农民大多源自“无奈的世袭”。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农民正由“身份”向“职业”转变,从而涌现出一个日渐扩大的职业农民群体,他们正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破解“农民无法致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一、积极影响1.有利于农村干部和农民观念的转变一是粮食生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立足粮食区域自给向立足国内大市场、大流通转变;三是从粮食生产为重点向效益农业为重点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2.有利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多年来由于受粮食定购任务的制约,农业结构调整一直迈不开大的步伐。放开粮食购销,给农民松了绑,可以大胆自主地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3.有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农民可以自主安排承包田里的作物布局,也可将承包田移交给种田能手经营,一心一意地从事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国以民为本,农以种为源。去年底,随着南航CZ3075客机腾空而起,湖北孝感农民陈华超实现了多年的出国梦想。陈华超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作为第三批农民技术人员出国的,主要任务是对出口地农民进行“手把手”教种田,传授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湖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众多媒体先后报道了这一消息。农民走出国门卖技术的确不是件小事。这种走出国门不是卖苦力,而是卖技术、当“教授”的事!对于当前我国农业来说确实是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张庄村农民柳学友有一个梦,把撂荒的土地租来,变成一望无际的麦田。十年磨一剑,如今,守望在黄土地上的柳学友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柳学友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扩大规模,从自己种植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15000多亩,从一名普通的农民转变成专业种田的“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0.
报载:三亚市农民陈泽则投资50万元建立了一个信息中心,通过因特阿、新华社国中网等网上信息,及时把握市场行情,指导生产经营,并高薪聘请农业专家专司农产品开发,结果,种田也成了百万富翁。同时,由于信息共享,影响带动了周边农民登上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号”。读罢,笔者为之亢奋,为之叫好。 象陈泽则这类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和科技知识向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叫板”,将科教、信息与农业有机嫁接的新型农民,在我国比比皆是。他们是市场农业的开拓者,是扎根广袤农村大地的“新概念农民”。 当前,各地正在加快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