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昆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市委书记杨健强一、进一步提高对全面实施"科教兴昆"战略的认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五中全会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科技大会对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几...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求我们正确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传统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宏观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从需求、产业构成和要素利用效率等角度,对现阶段丹东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发展战略,并就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海外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国内智能化取向、辽宁智能化基础,针对辽宁经济发展需求,提出"制定智能化战略"、"发展智能产业"、"筹建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智能装备研发基地"、"完善智能电网"、"实施楼宇智能化"、"开拓网购市场"、"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研发普适化医疗服务系统"和"大力培育智能化人才"等十项建议,旨在推进辽宁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提高优势产业的丰厚度,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突破东北亚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句话以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改为"发展",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表明,国家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和使命。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角度入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难点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当今,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扩大消费需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然而,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非经济性等特性,决定了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研究和目标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和战略性转变。在扩大消费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居民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不断探索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扩大消费需求与消费适度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扩大消费需求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间的传导和促进作用等问题.以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核心是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关键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勘单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抢抓机遇,确定"巩固主体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思路,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推动地勘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雪梅 《中国经贸》2012,(16):22-2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得到转变。尤其是在如今低碳的经济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与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逐渐激化,只有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农业发展道路,才能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主要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对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讨论.仅供相关农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经济转型的战略突破口,也是推进结构优化实质性进展的主线。该文針对现实生活中存在对转变发展方式统盘谋划不足而只是孤立地就结构调整抓结构调整的这一现象,对调结构与转方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全局上进行剖析和讨论,强调提出:必须科学把握"调"与"转"的规律性联系,既从宏观决策层面落实"转方式"又从操作层面推进"调结构",努力促使这两者互动协调,取得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