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奶业节粮高效,市场潜力巨大,是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中国奶业“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奶业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奶业发展,对于增加国民营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奶业区域分布以北方为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五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奶业的主产区,华北地区奶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奶业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华北地区奶业发展对提升我国奶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荷兰奶业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荷兰奶业发展的优势、行为与绩效,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国资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跨区域布局和联动发展,发挥安徽省的区位和环境优势,积极布局奶源基地,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国家相继下发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一、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的政策背景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国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发展、促进奶业发展、稳定蛋鸡生产和保证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一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极大调动了广大生产者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设现代奶业是新时期农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奶业经过三年的整顿和振兴,逐步摆脱了婴幼儿奶粉事件的严重影响,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单产水平有新上升,生鲜乳质量安全卫生得到保障,现代奶业基础格局初步形成,我国奶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十二五"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已为奶业绘就了宏伟蓝图,实现新时期奶业发展目标,必须针对当前奶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奶业,保障供给,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奶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设计了我国奶业中长期发展思路,描述了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促进奶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奶业实行的是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即通过全国性的奶业协会,实行精确化的经营管理,吸收各路精英。按照产业布局分为生产区域、加工区域、销售区域和研发区域,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竞争力,因而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外国企业虽没有直接进入我国奶业市场或进入后又退出来,实际上,这跟我国奶业市场经营不规范有关,这些跨国集团在等待时机,等我国奶业市场逐步规范后,再通过资本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继而大规模进入我国。我国奶业的发展现状如何?能否与奶业跨国集团“争抢地盘”?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发展奶业是我国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奶牛良种和养殖技术的推广步伐加快,预计2003年底全国奶牛存栏突破800万头,奶类总产量突破1700万吨,人均奶类消费接近14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奶牛进口也在飞速增长,2001年和2002年进口种奶牛1.5万多头.比改革开放后20年进口种牛的总和还多.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06,(7):39-39
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就我国奶业发展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贵人透露,“十五”期间是我国奶业发展最快的时期,2005年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1.7公斤,比2000年增长了2.1倍。基于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对奶业生产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上的差距,不管是从生产还是从消费的角度看,奶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水牛大国,目前水牛存栏量为2275万头.排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18个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所长杨炳壮说.如此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得以开发利用,将有望使水牛奶业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第二大支柱。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蒙牛乳业时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喝、老人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几乎同一时候.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奶协的有关件上批示:“奶业是一个很有潜力、大有希望的产业。发展奶业不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而且是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中央领导站在战略高度对发展我国奶业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足以显示奶业在全民建设小康中的战略地位。那么,我国奶业发展的状况究竞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畜牧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畜牧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凯银集团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号召.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从养殖、改良、育肥、加工、饲草饲料种植与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出了一条新路.加快了当地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凯银集团也被授予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绿色消费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龙头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二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奶业区域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该文以内蒙古奶业的区域布局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奶业的区域布局演变历程,然后依据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进行指标筛选,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区101个行政区域进行聚类分区,并通过判别分析和定性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形成内蒙古奶业优势发展区、重点拓展区、限制性发展区和非奶牛养殖布局区,最后对4个类型区进行分区论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国家,土地资源丰富,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奶业在美国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所有畜产品销售收入中奶业位居第二,仅次于肉用牛。近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全球乳制品市场仍将保持较好势头,美国乳制品贸易顺差将达到12亿左右。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奶牛产业是畜牧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中国奶业温室气体减排降碳,成为制约奶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奶牛养殖特点,采用IPCC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析了西欧奶业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措施和成效,为中国奶业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结合中国奶业低碳化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的中国奶业低碳发展路径,即以保供给、降排放为核心,加强奶牛减碳育种、推行适度规模和精准饲喂、保障优质牧草有效供给、加快粪污减量减排技术研发等。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对发展黑山羊产业的认识 农业部制定的2003-007年牛羊肉区域布局,云南省被定为西南肉羊优势产区之一,《云南省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草食赢家畜为主的经济与生态并重的草地畜牧业;突出畜产品深加工和商品率,努力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一是把畜牧及相关产业从云南省农村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二是把云南省发展成为国家级“常绿草地畜牧业”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奶牛养殖标准在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奶牛养殖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没有奶牛养殖的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奶业,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势在必行。发展现代畜牧业。核心任务是尽快改变畜牧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落后和发展方式粗放的现状,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促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兵团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是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区域。本文主要就当前兵团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兵团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提出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要求,注重培育和扶持畜牧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建立优质产业链;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大新品种、优育品种的更新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开拓畜产品销售市场,加快建设运转高效、信息灵通的营销网络体系;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加快草产业发展,把壮大草产业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