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学界就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社会支出的关系存在"效率说"与"补偿说"的争论。文章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支出的影响效果。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不会优先考虑发展民生事业,反而还会降低辖区民众社会支出的实际受益水平,这印证了"效率说"的观点;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民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经济越发达地区,经济全球化影响越大,政府越注重改善民生,反之则更倾向削减社会支出;中部地区"福利倒退"问题突出,社会支出受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2.
国际学界就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社会支出的关系存在"效率说"与"补偿说"的争论。文章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支出的影响效果。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不会优先考虑发展民生事业,反而还会降低辖区民众社会支出的实际受益水平,这印证了"效率说"的观点;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民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经济越发达地区,经济全球化影响越大,政府越注重改善民生,反之则更倾向削减社会支出;中部地区"福利倒退"问题突出,社会支出受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扶贫资金上出现问题,令人愤懑,让人痛心,但道德谴责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补上制度"短板",给扶贫资金装上制度"安全阀",架起制度"高压线",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在贫困群众或扶贫项目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现状。辞旧迎新之际,一则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感慨唏嘘,甚至愤怒吐槽。2013年12月28日,国家审计署公告了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结果,11个县存在贪污、侵占扶贫资金的问题;10个县违规支出用于请客、送礼、旅游等,违规总金额近1110万元;17个县存在各种骗取扶贫资金的事实,总额超过了2150万元。有网友评论说,"这只是审计了19县的结果,如果把592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审计一遍,结果数字会如何?"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说:"这次审计反映和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制度中的国债转贷制度概况 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大量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等投资领域.筹集到的资金作为国债专项资金使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列入中央预算支出,用于中央建设项目和补助地方建设项目;一类转贷给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用于地方项目和中央部门项目建设.这样就形成了中央政府举债,地方政府用债、还债的中央与地方国债转贷关系①.  相似文献   

5.
西部最缺的是资金和人才西部大开发最缺的是什么?学术界的观点可能莫衷一是。我到西部各省市自治区考察调研,听到最多的是“资本短缺”,希望国家多给拨款、东部发达地区和外国多来投资。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经济理论的常识,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实践的常识,问题在于:钱从哪里来?按照一般的思路,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大事,钱首先应该来自中央政府,因此“跑‘部’‘钱’进”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二是来自地方政府自筹;三是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援;四是向境外、国外招商引资。实践已经证明,这个思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首先,中央财政担负着全国方方面面的支出压力,不可能为西部地区提供无限的资金供给;第二,西部大部分地方经济本来就不发达,大多是“吃饭财政”,拿不出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  相似文献   

6.
"行政成本"是现代行政学、管理学中涉及到的一个概念。狭义的政府行政成本是指政府机构用于自身建立和运转的费用。广义的政府行政成本包括政府机构用于自身组织及运转的费用,以及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所支出的费用与因行政行为失当给社会、环境等造成的隐性成本和无效成本之和。宋代地方政府机构数量之多、官员之众、耗费钱物之广,"三冗"问题之突出,为历代之最,其行政成本问题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存在"精简—膨胀"反复循环的怪圈;二是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三是地方政府用于自身运转需求的成本越来越高,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的费用占比日益降低;四是地方政府显性的成本规模有限,而隐性成本消耗日益增高;五是地方政府非合理性解决行政成本的手段日益增多。这些特点对当今地方行政成本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红 《科技和产业》2012,12(8):144-148
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现实状况:一是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增幅很大但占比仍低;二是财政分配制度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但仍然存在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三是财政信息公开透明的进程很快,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推进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对策建议:继续加大对民生领域资金投放的力度;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双向发力,完善财政分配制度;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三公"经费公开透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泽昊 《发展》2006,(10):93-94
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涉农分配关系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和问题丰要有,一是总量不足,一般由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及其增长与财政总支出增长的对比两个方面来体现,1978~2003年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逐年下滑,只有到了2004年才略有上升;二是结构不良,主要表现在1978、1980、1985、1989~2004共19年中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支出中,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用支出占67.46%,这些支出主要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上.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27.59%,其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用于农村救济费占4.25%.对农业发展贡献较大的农业三项科技费用的支出却只占到0.7%;三是体制不畅,其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其二是财政农业支出政出多门,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其三是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支出仍然偏少。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压缩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地方将流转土地用于发展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用于发展休闲农业,而且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日趋增大,这种"非粮化"呈发展态势,令人担忧。现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一种不良趋势不容忽视。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今年6月中旬发布的《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指出:一般农户流转土地的"非粮"比例已经高达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方财政支农配套资金难以完全落实,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够有效,"自上而下"决策机制与农民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需要进一步减少地方财政投入的范围,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2011,能否成为民众的幸福年?答案是肯定的。从温家宝总理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预算安排里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涉及。民生范围很广,无所不包;民生又很具体、很实际。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东北之窗》2013,(10):8-8
"三公消费"数额之巨令人瞠目,巨额的"三公消费",挤占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在香港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透明举世皆知,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完全地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有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竟然多达数百页。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同谋格局虽非铁板一块,却也盘根错节,因此,宏观调控这根 "矛"是否能完全刺穿利益同谋这块"盾",目前恐怕不能太过乐观。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刚过,某地就轰轰烈烈地举行了保障房、图书馆、文化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仪式结束后,围观群众很不满:"搞仪式乱花钱,净讲些重复的空话套话,把工程建好了才算真本事。"群众的怨言并非空穴来风。一些地方的少数干部热衷于项目开工的"仪式",有的甚至根深蒂固。他们总以为:既然项目要开工了,何不搞个仪式,让上级  相似文献   

16.
"老区呼声"栏目的宗旨是关注老区民生,反映老区民意,表达群众诉求,为老区人民提供一个表达期盼与建议的平台。"老区呼声"栏目选稿的标准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当地在老区建设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困难;反映带有普遍性或区域性的具体问题;督促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改进的某项工作。提出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无论大小,都必须用客观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7.
转移支付项目交叉混乱——应严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李金华:在补助地方支出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分散、部门职能及项目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国家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今后,要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置,新增项目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对到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及时清理,逐步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统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改进资金分配机制,对明显属于地方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具体项目的确定交由省级政府办理。中央主管部门主要通过政策、规划和必要的监督检查,指导地方管好用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引发农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农村"三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对"三资"管理认识不够到位、村规模调整后遗留问题严重、村级非生产性支出金额过大和农经队伍建设问题等,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叠打印与手写夹杂的贷款申请文件:资产负债情况:矿泉水×箱;某品牌烟×箱;某品牌酒×箱;现金流量表:每年收入×元;孩子教育支出每年×元;母亲看病×元;家庭日常开支×元;贷款资金用途分析:贷款用于进货。目前销售状况:某品牌酒销售较好,每月达×箱;  相似文献   

20.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的主要财政收入,近年来不断被我国地方政府所重视并加以利用。尽管"土地财政"确实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各项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土地财政"的过度运用必然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倘若不正确运用"土地财政",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如何正确运用"土地财政"这一问题,让"土地财政"更好地发挥出其相应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财政"的概念,并对"土地财政"的原因作出简要的分析,在结合地方政府在运用"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更好地发挥"土地财政"的作用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