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初以来,宁波市广泛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联系企业和基层一线调研服务,认真倾听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帮助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问题,帮助基层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三服务"活动的开展,既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宁波工作新期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具体行动,更是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将"三服务"活动引向纵深,真正让企业、群众和基层获益,须做到"四个实"。深入调研察实情。"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  相似文献   

2.
人为什么要结婚?这个问题就像"人为什么要活着"一样,虽然简单,但异常难以回答。到目前为止的解释,大约有以下4种:生理说,情感说,繁衍后代说,功利说。我认为,要看一种解释是否合理,衡量标准是这种途径或方法是否有替代路径,如果没有替代路径,则这种解释是合理的。繁衍后代说显然不合理,因为,随着科技的发达,可以用试管解决后代问题;生理说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个可以通过"社会化"的途径解决;功利说,就是经济学的解释,认为婚姻是双方为了获得最大化收益而签定的合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通过婚姻,至少可以获得4方面的收益:一是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荣华富贵;三是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是做好干部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基层调查研究,对于提升领导干部实践水平、管理能力、理论修养,及时反馈、有效执行国家政策,增强同基层群众的情感,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安义县建立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组以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做法及特点,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机制的做法,并就调研工作如何实现常态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下乡调研时,听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抱怨: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穷人就该被帮扶"的心态,凡事都想靠政府出资包揽,靠帮扶干部出力包干。现实中不排除有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消极心态,这与个人认识有关,也与过去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有关,让一些人产生了惰性。但是,解决"精神贫困"  相似文献   

5.
百姓观点     
正基层的艰苦莫过于干事而缺"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河南读者白杨林对此评论,"到基层去"一直叫好不叫座,对很多人来说,客观条件上的艰苦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基层的艰苦莫过于干事而缺"业",缺乏成就感。引导年轻人到基层去,除加强价值观教育,更需将激励政策进一步做实,让基层成为值得去努力奋斗一番的地方。只指望低保兜底脱贫是懒政在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少数扶贫干部想采取多申请低  相似文献   

6.
媒体瞭望     
《瞭望》2013年第36期向机关不正之风开刀按照中央要求和陕西省委安排,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带头深入到市县、厂矿、学校等基层一线调研,就省委常委会作风建设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聚焦"四风"查问题找根源改作风。陕西省发改委是赵正永的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他在省发改委调研并座谈,强调要舍得"割掉"自身利益,舍得向机关不正之风"开刀",确保活动不走过场,让群众感受到有明显变化,在省直部门单位中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7.
"要拯救两个地方:一是民勤,二是敦煌。它们都被沙漠包围着,决不能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和第二个楼兰。"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甘肃调研时说。早在2006年和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在甘肃代表团就两次提出这四件事:一是决不让民勤变为第二个罗布泊;二是一定要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三是要保护好祁连山冰川,四是防治黑河、石羊河沙化和河西走廊地区耕地盐碱化。  相似文献   

8.
一位领导下基层调研时讲道:"要珍惜基层干部群众的汗水,不能让基层干部群众的汗水白流。"仔细琢磨,此言耐人寻味,既对领导机关抓基层提出了要求,也是每位领导干部为之奋斗的目标。基层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每个岗位都连着战斗力;干部群众是战斗力生成的主体,每分努力都增强战斗力。没有基层干部群众的汗水做铺垫,战斗力就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9.
"两学一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要求."两学一做"要想要取得实效,就需要有效、可行的方法."四个三"实践法,正是为"两学一做"在高校基层学院的学习教育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高度重视,抓好"三个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贯彻落实,用好"三个抓手",解决"贯彻执行"问题;以学促做,促进"三个结合",解决"学习实效"问题;点面结合,推进"三个注重",解决"实效巩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调研武汉地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发现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存在活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缺乏团建载体等问题;通过选取部分团支部,凝练团支部特色,构建"团支部+项目"的支部建设模式;通过从学风建设、社会服务、支部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实施"团支部+"模式的基层团支部和未实施的样本间的团支部活力差异,进而提出要明确学院团委工作职责、加强团支部载体建设、覆盖团支部成员个性化发展需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走访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干部也反对过度的公务应酬,他们迫切期待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两陪"干部一年要吃1500多顿饭许多基层干部反映,有的时候上级领导来检查,或是掌握着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事研究多年,近觉研究领域八股风渐浓:一篇文章,先摆现象,接着再从"大战略的高度"指出有"三种可能性",结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套话连篇,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比如,"多极化浪潮不可阻挡,但目前一超多强的局面暂时难以改变";这个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解决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党支部工作中,要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强化"四个"观念;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各项工作能力;党支部书记要有担当,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生命力的区域经济,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基础条件,一是有优越的资源优势,扎根于当地文化传统,特色鲜明而独特,别人难以取代;二是有广泛而持久的市场需求,这个需求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化甚至消失;三是产品技术、工艺水平、生产规模始终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就四川来说,如何才能形成这种独特的产业结构呢?让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企业内部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就以"信访"这种最直接、最快捷的形式反映出来,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是煤炭企业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应该有很多方面,一时难以思考周全.最近在丽水、衢州调研,所见所闻引发一些思考,其中之一即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应列为"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时强调,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奉化区委一直致力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模式探索和研究,在建立县、镇、村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让百姓"有地说"的基础上,发挥"善治"和"德治"的重要作用,让百姓明白"我什么不能做",有事儿还有人来"评理裁断",真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  相似文献   

18.
走基层要真的走下去,切忌走马观花。走基层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走基层不是一味跟群众聊一聊家长里短、送点慰问品和慰问金就了事,重要的是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而真正做到了解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19.
  高坤 《宁波通讯》2014,(15):76-76
<正>就基层来说,现在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缺的不是大道理和大方向,缺的是落地的思路和举措。只有谋在深处,才能转到点上。当前"三转"的谋划和探索,重在围绕"三性",贵在增强"三力"。围绕主体履责的主动性,增强转的合力。这是"三转"的首要前提。主体责任不落实,"三转"任务就落空。过去有些同志常说纪委往往"得罪人",现在这种观念要坚决扭转。如果纪委"得罪人",要得罪的应当  相似文献   

20.
王啸 《中国西部》2014,(6):74-77
<正>一所基层学校想要发展,除了要坚守教育精神,另一半也许是要看透人情世故。中国教育缘起儒家,而儒家"人治"思想与教育行为天然契合,人们对学校的评价观念往往也是偏向于"人治"的——校长成为学校的核心符号,学校的兴衰起落归于校长,相关的背景与环境基础被模糊化。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一所学校好不好,其实看校长就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