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角度综合考察银行风险,并使用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会加剧银行的破产风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重,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能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倒逼同业业务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会扩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为此,应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授信体系,并适度计提存款准备金和拨备覆盖率;应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稳定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要加强对同业业务资金投向和规模的控制与管理;金融监管部分之间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监管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14,(14):57-57
马年以来,受益于新增外汇占款的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呈现较为宽松的态势。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从2月初的4.26%跌至1.83%,是2013年“钱荒”以来的新低。3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有望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参考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经验及影响来看,伴随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收益率有望提高,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货币市场基金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一旦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囤积现象,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这一核心职能就难以发挥作用。中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高达约30万亿,大量流动性资产留存于银行体系不仅会降低银行经营效率,更会导致实体市场中流动性紧张。本文引入外汇占款、证券市场月度筹资额、现金需求比率、储蓄倾向和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等指标,利用VAR模型对流动性囤积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体系过度囤积流动性的对策,包括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全面提升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扩大内需,适当降低储蓄率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央行重启并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短期内迅速扩大,风险定价能力受到进一步考验,银行面临存款成本上升、息差收窄压力;同时给银行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银行需要适应竞争、转型跨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重启一年来,存贷款市场的形势变化、主要银行应对措施及成效,提出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的趋势中,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机制、业务拓展与创新、利率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应对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资金支付模式的加速创新以及信用风险管控压力的持续增大,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控与监管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创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视角,结合青岛辖区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具体情况,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按诱发因素区分为资金头寸类、业务结构类、风险传染类等类型,总结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经验,提出流动性风险管控的不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动态评估体系,就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甘肃金融》2013,(10):7-7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日前就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及房地产信贷情况等热点答记者问时表示,将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较充裕,下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会处于合理适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4):10
正编者按:过去一年,过度依赖同业业务扩充规模、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银行资产流动性减低等风险威胁着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现象暴露了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流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膨胀。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从2006年到2013年同业员债比从6.6%上升到13.4%,一些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甚至超过1/3。而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不仅关平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而且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都至关重要。事实上,经过2013年几次阶段性流动性偏紧的状况以后,央行也在不断地推出创新的管理工具来管理流动性。比如2013年推出的用SL0(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来调节流动性。而外汇占款同样是影响流动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理论及经验,外汇占款应该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近期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紊乱。究竟2014年流动性将何去何从,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发表几篇券商研究员的分析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2003年10月~2013年9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逆回购、财政性存款、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保险新增量、信托新增量会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从政策的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的影响程度较大,再贴现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外汇占款短期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反而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多方资产管理联动的影响,资本市场会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对外业务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甚少,随着对外业务的开展,该影响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谢亚轩  闫玲 《银行家》2014,(4):22-25
正分析和预测国内流动性状况,外汇占款无疑是一个重要变量。由于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的变动直接相关,因此从过去的经验看,如果外汇占款增量明显超预期,则国内银行间流动性趋于宽松,利率回落;相反,如果外汇占款的增加量显著下降甚至负增长,则国内银行间流动性趋紧,利率上升。但是,这一大家习以为常的关系从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似乎发生了紊乱,一些时期,比如2013年10月至12月,外汇占款明显增加但银行间流动性却日趋收紧,但一些时期,比女如2014年1月,这一关联似乎又恢复如初。2014年3月15日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后,预计外汇占款未来的增量将下降,但其对流动性的影响也会因此减弱吗?  相似文献   

10.
黄鑫冬 《银行家》2014,(4):11-15
正外汇占款和银行资产负债调整是影响流动性松紧的两大因素。同业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调整的重要手段。同业业务导致的资金高杠杆,能够很好地解释2013年下半年资金易紧难松的格局。然而整个金融市场正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之中,流动性分析框架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商业银行行为的变局,以及未来流动性可能的演变之路。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同样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行为体现出两大特征,其一是资产负债结构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倍差法(DID)实证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显著扩大了我国商业银行利差,而存款保险制度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显著缩窄了我国商业银行利差,但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大型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运营成本、中间业务收入、隐含利息支付、成本收入比等因素,也会影响银行利差.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会促进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创新,从而使本身风险很大的影子银行体系面临更多新风险。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影子银行将面临更大的业务转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监管风险。建立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防火墙制度、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影子银行自身的市场风险应对机制、加大流动性管理和监管力度是对影子银行以上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中央银行票据是在银行间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它是我国为对冲外汇占款,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创新的一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作用是直接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进入、金融危机蔓延、利率市场化和时点考核冲击引发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该现象对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现状,从流动性监管制度和银行经营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从银行内部经营、央行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发现信贷方向错配、信贷期限结构错配、存款准备金月底集中缴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外部宏观环境是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流动性监管制度、银行自身经营方式、央行信贷配给、外部环境改变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外汇占款作为我国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减直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分析外汇占款的变动趋势,探讨外汇占款对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对维护和促进国内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巨额的外汇占款及其形成过程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虻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外资进入中国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外汇占款即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外汇,即以本币计价的外汇储备余额。外汇储备即人民银行所持有的外旺资产,其存量的变动必定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或回笼相对应。  相似文献   

16.
陈涛  高珍珍 《时代金融》2014,(29):200-202
本文首先概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然后分析了近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剖析了商业银行从2008年以前的流动性过剩转向2011年以后阶段性流动性紧缺的原因,主要包括金融危机时期银行业巨额信贷投放、存款利率管制与金融脱媒背景下银行存款比重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中央银行采取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外部监管及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概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然后分析了近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剖析了商业银行从2008年以前的流动性过剩转向2011年以后阶段性流动性紧缺的原因,主要包括金融危机时期银行业巨额信贷投放、存款利率管制与金融脱媒背景下银行存款比重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中央银行采取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外部监管及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金融倒逼利率改革除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实施之外,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还受到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推动。自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随着理财产品的兴起和发展,现有的利率体系及存款利率管制的格局受到很大冲击。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具有比较明显的替代效应,对商业银行绕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进存款利率市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显著下滑。2014年,银行业还将面临金融体系改革深化、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流动性偏紧、净息差收窄、存量资产风险暴露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实施战略转型,强化全面风险控制,以应对全新的经营形势。  相似文献   

20.
央行相关负责人4月18日表示,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并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