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新 《金融博览》2010,(2):22-25
又是一年新旧交替时。 2009年,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全年经济以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收官,完成“保八”任务已无任何悬念。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10,(9):30-31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近日表示,在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为50%。中国虽然不会“独善其身”,但将会“独树一帜”,率先实现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3.
张杰 《中国金融》2007,(20):88-88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已然“外生”存在,我们面临的冲突和妥协不是重新订立规则,而是调整既有规则的问题;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的迅速上升期。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制度变迁含义:“2001”或许是中国与世界体系最终达成历史性妥协从而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契机。从这种意义上,我们或可将其称之为全球经济联系发展进程的“2001转折”。  相似文献   

4.
叶雷 《云南金融》2012,(6):64-65
中国的经济正正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面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欧债危机下,“中国救世界”的论调不断被媒体抛出,世界在看中国;另一面,房地产巨大泡沫正在受到打压,美同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甚至担忧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世界同样在看中国。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还没有能力担任世界的救世主。至于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则先要分析清楚日本“失去二十年”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近来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好不容易不再激议“触底”说了,可“二次探底”说却又泛起。中国经济会不会再见一次底,有没有实力再沉一次底,是一个艰深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就在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前途未明时,中国经济已率先走出阴影。“今年内地首季和第二季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如果下半年环球经济没有重大的下滑,预计中国内地经济今年可以达到预期‘保八’的目标。”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管理》2010,(7):12-24
在中国经济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的背景下,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市场和发展前景,试图进入境内,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分得一杯羹。其中也不乏部分短期投机性质的套利资本混入,即人们俗称的“热钱”。国家外汇管理局易纲局长明确指出:“我国跨境资金的流动大部分是合法合规的,是合理的,是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解释的。”但由于热钱“劣迹斑斑”,舆论对热钱的担忧与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关注仍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8.
卢荣 《金融博览》2009,(1):12-1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表示,2009年中国经济“保八”不成问题,我们对中国经济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9.
刘亮 《金融博览》2014,(19):37-37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就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唱空中国的论调又再度来袭,今年2月,“末日博士”努里尔·鲁比尼曾表示新兴市场国家“正从云端跌回现实”,中国将面临着一些更加严峻的额外风险。  相似文献   

10.
宋伟 《财会学习》2016,(4):177-17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则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尤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作基础,所以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乃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态势良好,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小幅回调既有基数因素,更是主动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这与市场此前普遍担忧的“二次探底”有本质区别,更不存在所谓的“滞张”,而是为中国经济如期展开新一轮的可持续增长固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唐旭 《中国金融》2004,(17):69-69
对于近两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总是不能避开总体“过热”还是局部“过热”的争论,不管是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是国际上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3.
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应加快构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长期稳定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是:(1)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以“需求”、“供给”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系。(2)培育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出炉的数据发出经济降温的讯音,“经济增速放缓”,成了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增长7.6%,为近三年来首次“破8”。这让人感受到实体经济增长低迷,不少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5.
哥本哈根会议在略带着“虎头蛇尾”的感觉中落下大幕。这个在会前被舆论称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被议论最多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为何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又为何在仓促中结束?对全球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有何作用?尤其是会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虽然不是太“好看”,但仍传递着经济有所回暖的信息。于是,经济界人士喜不自禁,“中国率先复苏”的判断更是撩拨着人们兴奋的神经。可是,透过表像,笔者却感到一丝寒意——中国经济后面的预期并不乐观,全面复苏要比人们期待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管理》2004,(4):26-26
在关于经济是否过热问题上,厉以宁和萧灼基都对“过热说”不以为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指出中国经济有两个特点,一是怕冷不怕热,二是刹车容易启动难。他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中国经济的抗寒能力比较差,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一点,各种问题马上都出来了,而经济稍微热一点却不要紧。萧灼基的观点是,当前国内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看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用“硬着陆”或“软着陆”等概念描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混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是不同增长平台之间的转换,而非同一平台上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19.
曲保智 《新理财》2013,(1):42-43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GDP“保8”已成历史,2013年中国经济真正迎来了“7”时代。未来中国企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CFO们应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模式以应对经济拐点?又应如何着力解决风险管理、制定更为精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大蒜防癌     
王芹 《税务学习》2003,(3):23-23
“世界走一步,中国跑两步”:根据最新核算,过去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高于全球经济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