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备战P2B     
P2P在进入国内以后,早期曾纯粹照搬原型模式,但由于国内征信体系不完善,发展并不顺利。而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目前的P2P已经逐步演变出多种不同的类型和商业模式。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与美国Lending Club相似的纯线上P2P模式;二是投资人和借款人均来自线下的纯线TPBP模式;三是小贷公司项目直接对接互联网资金的P2P模式;四是平台发放代理权,由代理工作站提供项目,平台进行销售的平台+代理P2P模式;五是以平台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为主的P2B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P2P网络贷款业务模式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在国外,营利性P2P网络贷款平台有复合中介型、单纯中介型两种,主要采用纯线上模式,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技术先进,其坏账率并不高;中国主要有担保模式、单纯中介模式、渠道模式、O2O模式等四种,大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担保方式并存的运营模式,从而推高了平台运营成本,使借款人借款成本更高,行业系统性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前,P2P这种个人对个人的借贷主要有单一线上模式、单一线下模式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它具有服务大众、融资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应尽快明确P2P借贷监管主体,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建立完善信用征信体系,成立P2P自律协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引导P2P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P2P网贷平台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改进来降低借贷行为内生的信用风险是本文关注的重点。P2P网贷平台业务有无担保以及担保机制不同,其内生风险机制也不同。我国P2P网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业务模式逐步融入了"中国元素"。扩大信用评估数据来源范围、寻求线上与线下模式的平衡、采用个人信用评级方式是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方向,为适应集约化趋势,未来还应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孙学立 《西南金融》2014,(11):55-58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着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对"线下"P2P借贷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激活并繁荣了线上交易市场。在互联网时代,P2P借贷平台可作为线上交易的一大典型代表。P2P借贷使借贷两方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无抵押借贷活动,而不需实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我国的P2P借贷虽起步较晚,但亦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就。然而,我国的P2P借贷市场仍尚未成熟。除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之外,P2P借贷平台在我国的纵深发展还面临门槛低、自律性差、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此项研究将着眼于P2P平台在我国的特殊运作模式、与国外同类平台的不同点,并对P2P借贷的风险做一统计学意义上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年,中国P2P行业出现爆发式生长。由于国内的征信体系不完善,纯平台模式较难适应目前的金融环境,很多P2P平台因此在模式上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就出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目前,中国P2P行业线下推广招数各有不同,比如嫁接小贷公司,同城"O2O"模式,牵手便利店、报刊亭及房产中介等。中国P2P行业选择线上线下模式有其原因,一是我国金融市场信息化还远远不够;二是征信体系不完善,市场上  相似文献   

8.
网络借贷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下诞生的全新借贷模式,它以银行借贷现实条件为实现前提,借贷者与借款人可直接通过网络凭条在网络中进行线上交易,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本文基于这种借贷模式,深入探讨传统金融会计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所受影响,再以此总结互联网金融企业P2P网贷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工作成效显著,而在城市及乡镇仍然存在一类群体,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极其旺盛却往往被忽视,因此,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这种金融创新模式为城镇弱势群体提供了一种与其他客户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也随之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渐发胀成为涵盖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上P2P理财(又称P2P网贷)、众筹、阿里金融等多种形式,其中更以P2P网贷平台为互联网金融盛行以来最大的一个创新。P2P网贷平台具备时间自主、空间自由、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等优点,吸引了社会群众广泛的关注,其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P2P网贷模式的特征与影响的深入探讨,对商业银行应对的挑战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金融脱媒的加剧,互联网信贷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P2P(PeertoPeer)网络信贷,即是此中的典型。所谓P2P信贷,即有资金并且有投资意向的个人通过网络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等方式将资金贷给有借款需求的人。其中,中介机构负责对借款方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发展前景等作出考察,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这种操作模式其实就是民间借贷的线上化,只要贷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就符合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P2P融资模式的选择关系着一个网贷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本文以 P2P网贷公司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选择出100家网贷公司,比较研究各自的融资模式和不同模式下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总结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最适合网贷公司的发展,并介绍了房产抵押保障等新型融资模式。最后,分别从贷前审查,贷中管理和贷后监督等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P2P融资模式的选择关系着一个网贷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本文以P2P网贷公司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选择出100家网贷公司,比较研究各自的融资模式和不同模式下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总结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最适合网贷公司的发展,并介绍了房产抵押保障等新型融资模式。最后,分别从贷前审查,贷中管理和贷后监督等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P2P网贷最早产生于英美国家,在健全的信用体系基础上,其模式主要是线上个人对个人。而在P2P网贷平台进入我国后发生了一些变异,这是因为我国传统金融的垄断性以及征信体系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我国P2P网贷平台法律制度的完善不能照搬国外,必须把握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对于P2P网络借贷而言,信任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在P2P网贷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信任关系,其中投资人对P2P平台的信任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研究P2P网贷中制度信任的模型,并以中国P2P平台投资人用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投资人与借贷平台间信任关系的制度因素。结果显示投资人对P2P平台审核与评级系统、违约风险保障的感知会对制度信任产生最为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在当前中国社会信任状况下,P2P网络借贷向纯粹线上中介的模式转型仍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P2P网络贷款具有手续便利、信息透明、风险分担等优点,适合于小额贷款的发放,对于支持小微金融群体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信息相对透明的线上贷款可以通过规范的方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一些运营良好的P2P网络贷款平台数据显示,近年来P2P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服务,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难的问题。但P2P网络贷款模式自身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既有来自传统贷款业务的,也有基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近年来该行业在国内迅猛发展,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市场竞争加剧,还呈现出与商业银行争夺线上贷款业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P2P信贷即网络信贷,具有小额、无担保、快捷、网络化的特点,又被称作"草根"金融模式。P2P信贷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也相继诞生了上千家P2P信贷平台。通过对P2P信贷模式的运营模式、自身优点和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解决P2P信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商业性P2P借贷平台在国内迅速发展,且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信用模式。本文立足于P2P借贷的信用模式,从比较P2P借贷与其他借贷行为的异同入手,分析当前国内P2P借贷平台主要信用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动P2P借贷行业规范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这一新的融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然而伴随着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存在交易成本高、监管缺失等问题,市场上频繁出现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关闭,跑路事件。P2P网络借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的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P2P借贷的本质入手,归纳梳理了我国P2P平台的运营模式,并在平台属性和运营效率两个维度上同国外模式进行对比,得出影响我国P2P发展的主要症结:征信和监管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本文认为:平台要坚守信息展示和交互中介的本质,经营模式上要规范自律;政府应该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尽快出台法规和行业准则。只有双方合力,才能发挥普惠金融的价值,使大众在金融新时代下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