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农史》2005,24(4):127-127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农史科研和教学机构。自20世纪20年代初万国鼎先生创建农史资料组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和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几代学者耕耘不辍,薪火相传,为中华农业文明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铭记先贤们的丰功伟绩,展示农史研究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农史研究的开展,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于10月25至27日隆重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 ,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使之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摆在从事农业文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顺应信息科技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形势 ,消除信息流动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的障碍 ,为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传播、研究与利用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全体成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终于创办、开通了“中华农业…  相似文献   

3.
农史研究的新工具--中国农业遗产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玲  常娥  薛春香 《中国农史》2006,25(1):127-133
农史文献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是农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阐明了在当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进行农史文献数字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并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国农业遗产信息平台”建设为例,分析了农史文献数字化的步骤和流程,以及探讨农史研究人员如何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1月8日,国际知名科技史研究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访问。古克礼教授代表李约瑟研究所与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并在人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师生作万国鼎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人文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14日,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主办的"中日农业史比较研究中心"成立签约仪式暨座谈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研究中心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与东京农业大学生物产业学部联合设立,王思明教授、黑泷秀久教授分别担任研究中心的中方和日方主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史》2005,24(1):127-127
各位院友 :今年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 85周年华诞。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是国家级的农业历史研究机构 ,其农史研究工作可追溯至民国初期。早在 1 92 0年 ,金陵大学就开始筹建农史资料组 ,在中国农史学科开拓者万国鼎先生的带领下着手《先农集成》的编纂工作。 1 95 5年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支持下 ,农业部批准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双重领导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2 0 0 1年 ,在对相关学科力量整合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年风雨征程 ,85年耕耘不辍。在各级领导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史》2013,(1):119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方立松博士的《中国传统水车研究》一书,已于2012年12月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丛书,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传统水车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著作。全书分6章,内容包括传统水车结构与功能的历史演进、传统水车内部结构与工艺、传统水车的  相似文献   

8.
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主编,中国三峡出版社总编辑冯志杰编审策划组织的<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丛书)出版工程启动.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上万年农业发展的历史,但对农业历史进行有组织的整理和研究时间却不长,大致始于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胡文亮博士所著的《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2月出版发行。本书以梁希为全书的线索人物,深入探讨他与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引进与发展的关系。全书以六章的篇幅集中介绍了梁希的思想变化轨迹、教育教学科科研成果,以及任职林业部长期间所开展的工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授牌十周年纪念会上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表彰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的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在"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0月,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90周年院庆和"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期间,南京农业大学校友谢丽教授回到母校并热忱捐赠人民币5万元给自己曾经就读的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姚兆余  赵建锋  潘云 《中国农史》2006,25(1):134-139
为了深入探讨农业科技交流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2005年10月25至27日,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周年院庆之际,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11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  相似文献   

13.
杨舟 《中国农史》2004,23(2):36-36
2004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农业博物馆闵宗殿研究员应邀前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为研究院全体师生做了一场关于“清代农业的成就”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何红中  沈志忠 《中国农史》2013,(1):133-139,95
农业起源是人类内在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人类由此开始进行真正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是探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外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雷丁大学农业考古学系(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UK)于2012年12月15-1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来  相似文献   

15.
12月 2 0日下午 ,南京大学历史系范毓周教授应邀前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作了一场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的学术报告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人文学院等院系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范毓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多次赴欧美讲学 ,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报告中 ,范毓周教授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 ,他从文化、文明等概念入手 ,探讨了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问题 ,指出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所谓中国文明西来说是毫无历史根据的。其次 ,他对文明形成的各种理论与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史》2006,25(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华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也将在这里召开.首先,我谨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来自国内外的会议代表表示亲切问候和热烈欢迎!向中国农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华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也将在这里召开。首先,我谨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来自国内外的会议代表表示亲切问候和热烈欢迎!向中国农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0月11日至13日,由南京农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联合主办,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首届"普渡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研究联合中心"(Purdue University–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int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简称PNJCCS)学术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1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由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徐翔教授致欢迎辞,美国普渡大学历史系主任赫特教授(R.Douglas Hurt)和韩国釜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崔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史》2012,(2):81
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里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农业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农业起源与传播:基于中东和中国的视野"(Origin&Diffusion of Agri-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22~23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筹)主办,中国科学史学会农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兰州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石台秋浦慢生活庄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的首届"农业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研究会"在安徽省石台县慢生活庄园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