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和股票都成为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组合投资的对象。因此,研究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互动机制.在微观上有助于投资者合理选择资产建立有效投资组合;在宏观上有助于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调节资本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促进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香港证监会正式发布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守则》修订的相关总结,撤销了香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投资海外房地产的限制,房地产基金可以投资于全球各地的房地产。此举对于内地房地产行业来说,将是借用海外资本发展房地产业的绝佳机遇。在目前内地法律政策不完善、建立REITs条件不成熟的背景下,香港放宽投资海外房地产限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命线”。随着2003年以来政府出台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抬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门槛”,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我国蕴含着强大的民间金融。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41051亿元,比2004年增长18%。这些民间金融正在急切地寻找出路,而高额的房地产投资却令人望而生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房地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面对当前和未来复杂的经济环境,房地产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此,把握当前经济形势,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和规避房地产投资风险,对房地产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也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结构,而构建多层次资产市场尚属于政策口号和构想之中。本文从公司发行证券差异化、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资本市场与金融中介的竞争三方面加以考察如何在国内层次化资本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并提出中国建立层次化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期两大房地产投行在京的投资行为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很多的国外资本都在北京寻找机会,不少项目都进入了较为深入的洽谈阶段,在今年会公布出更多的成功合作案例。现在的政策与市场环境的确受到了外资的欢迎,也可以讲是给了外资以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已成为各个行业全球投资重点的时候,外资对于中国房地产的投资也已从最初的市场研究及试探性投资发展到投资的重点投资目标,尤其是北京正在成为继上海之后的外资最关注的投资地区。  相似文献   

7.
“这一年,基汇资本展现出了他们无限的潜能。随着亚洲投资者的目光迅速开始转向海外房地产市场,基汇资本成功地化身为辅佐与代表他们完成海外房地产投资交易的先驱者。”国际私募房地产期刊PERE杂志将基汇资本评选为“2013年亚洲最佳机构”后如此评价道。  相似文献   

8.
继央行在2004年金融报告中披露了房地产外资的投资形态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公开表示,房地产外资占开发和销售环节的投资比例约为15%。事实上,外资(包括港澳台资本)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增确切无疑,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存在利用中国的制度漏洞获得不合理的超高利润现象,对房地产市场波动乃至国民经济有不利的影响,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外资涌入目的国房地产业的方式有外资债务、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基金投资等,通过给房地产企业融资和投资,得到利润结汇汇出,或者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以及通…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曾经出台了很多房地产调控政策,目的都是为了遏制房价上涨,未来可能变局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政策导向将是如何阻止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下滑。近期的尹中立博士虽忙于在大学授课,但他还是会笔耕不辍,时而发表一下他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应是未来十年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浙江省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月回暖的态势,土地开发、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各项指标回升,市场运行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幅表现出不稳定性、房价涨幅有上升的趋势,区域之间市场发展不均衡加剧,短期性风险依旧存在。我们应如何看待我省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态势呢?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房地产》2006,(10):61-62
一、土地市场成为宏观调控政策重点 面对同时加速上涨的房价与地价,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比以往更加严厉,而且第一次对国外资本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进行了限制。国外资本利用境内开发商资金紧缺的时机,投资内地房地产市场,得以分享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对外资进入进行限制以后,由于宏观调控而处于资金困境的中小开发商处境将会进一步恶化,此时,最能获益的将是拥有良好信贷资源以及充裕资金的大型、特大型国企,自从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国资委陆续确定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特大型国企将通过并购及上市进行整合与扩张。  相似文献   

12.
《浙江房地产》2007,(3):24-25
今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月回暖的态势,土地开发、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各项指标回升,市场运行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幅表现出不稳定性、房价涨幅有上升的趋势,区域之间市场发展不均衡加剧,短期性风险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央行121号件的贯彻实施,房地产开发资金需求更加多元化。境外资金,特别是投资基金广泛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以不同的形式和合作方式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房地产投资基金已成为房地产业的热门话题,并将成为未来房地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渠道。本从分析美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的历史发展人手,探讨培育国内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市场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运用一个简单的AK模型的分析,从资本市场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角度,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各结构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得出我国资本市场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实现功能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间接融资在我国当下仍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我国金融政策的发展中要在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制度的同时,加大对间接融资制度完善的探索与引导,尤其鼓励和支持民间融资逐步倾向于实体投资领域,发挥其对大量中小储蓄的转化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障实体经济的有效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断成熟,房地产的资本特性开始逐步凸现,房地产投资已经成为投资领域的热点区域,以投资为目的的房地产价值评估成为传统估价技术延伸的重要方向。本文认为虽然房地产估价和房地产资本定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传统的估价技术仍然是房地产投资价值确认的核心,但必须进行深仕拜口外如邑麓才能满足房地产投资对于价值判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将报酬率市场提取法和无风险利率加风险系数两种方法综合考虑选取目标回报率,将市场比较法和收益法结合评判房地产投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资本市场,只要一提到新加坡.人们便会想起淡马锡和GIC。淡马锡主要以掌控国有企业的投资为主,而GIC则以管理新加坡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为使命。近几年来,GIC在世界各地的房地产投资市场表现异常活跃.是国际媒体心目中的“房地产大鳄”。而存中国的地产市场上.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要构建符合市场条件、遵循国际规则、适应西部特点的投资机制。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风险约束,注重投资质量。其框架是以积极的财政支持为基础,有效的市场信用结构为保障,加强金融与财政的配合联动,运用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工具,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优势互补,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促进西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球知名地产投行仲量联行发布全球房地产投资最新报告。报告中称.2006年上半年全球房地产直接投资达2900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0%.预计全年达到6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在亚太地区中表现较为突出.中国房地产直接投资(非开发投资)在2006年上半年达47.5亿美元.同比翻一番。流入中国的跨境资本达到27.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58%。  相似文献   

19.
一、新加坡REITs市场现状 1998年7月,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审核委员会提出设立上市财产信托(listed property trusts),即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S-REITs),旨在增加市场投资品种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纳了该建议,于1999年5月颁布了《财产信托指引》,并在2000年11月进行了更新。2002年7月,新加坡推出了第一只REITs,自此,S-REITs踏上了迅速发展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房地产》2006,(6):48-50
经历2005年“国八条”、“新八条”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之后,此京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预期目标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商品房供应保持合理增长,价格的涨幅将保持平稳增长。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将会进一步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平稳性将成为市场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