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纸币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北宋时产生了纸币。当时四川用铁钱,流通不便,民间自发产生了代表铁钱的兑换券交子。交子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改为官营,成为地方性的国家纸币。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还一度发行国家纸币小钞。南宋、金、元、明也流通国家纸币。南宋有关  相似文献   

2.
宋代,政府为了控制商人的商业活动,增益财政收入,制定了一套颇为完备的税收制度。但对货币是否收税的问题,却无明言。有关史籍在记述此问题时,则是有无相杂,不甚明了,故需进一步探讨之。一、钱币纳税始末宋代的货币,可分为两大类,即硬币和纸币。硬币包括铜(铁)钱和银块;纸币有交子、钱引、会子诸种。据吴泳《鹤林集》卷十五“乾淳讲论会子五事”载淳熙二年(1175年)  相似文献   

3.
嘉熙四年(1240)18界会子发行后,其与17界会子按1∶5的比价并行,两者与铜钱共同构成了南宋晚期流通货币的三个主要层次。17界会子流通量大、面额适中,宋廷多以其开支外地军费,以减少军人日常消费对铜钱找零的依赖程度,缓解了对军费开支地货币流通秩序的冲击;18界会子则主要用于临安三衙诸军支赈。以庆元府为例,在18界会子发行后,17界会子仍作为地方财政运作中的主要核算单位,并多用于需要零用货币的财政项目以及与这些项目有收支关系的衍生项目中;18界会子则主要用于官府之间的经费调拨。南宋在地方财政杂用多种货币且各有独立兑换比价的情况下,将诸种货币纳入到一套财政管理体系中,并根据每种货币的性质和流通状况赋予其不同职能。  相似文献   

4.
16世纪以来,美洲等地生产的机制标准化银元大量流入中国。起初,使用银元不仅需秤量计算,与银锭、制钱汇兑时也常需贴水。然而,银元在与银锭、制钱的长期竞争中,优势日益明显,流通数量和空间均有大幅增长及扩张,进而成为东南沿海、长江下游流域通商口岸的主币,市场偏好银元也使得上海、广州等地洋厘常年居高不下。光绪十六年(1890)以来各省根据鹰洋形制及成色仿铸的银元,逐渐成为市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清季民初的币制改革,均以银元为国币,并建立了元、角、分的货币体系,废两改元则实现了银元对银锭的货币取代。银元胜出的理论依据在于其形制统一、价值稳定,节省了一定的检验费用,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对传统秤量货币的优势。另一方面,清季民初各省和中央政府的推动也是银元胜出的重要原因。银元是从秤量货币到信用货币的重要过渡,以银元为准备金的纸币发行对1935年的法币改革也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货币造假防治的教训·王玉祥代货币种类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亦即流通范围较广且使用较久的为银、钱、钞。银即白银。钱即外廓圆内孔方之铜钱。钞即纸币“大明宝钞”,简称“宝钞”或“钞”。这三种货币,当时都存在造假现象。但对于各种货币,造假的含义不尽相同。银...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12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都全部兑换成欧元。最迟不超过6月底,欧元完全取代成员国原有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所有交易均不再以原有货币作为记帐单位。欧元早在三年前,即1999年就已经面世。只不过使用的范围仅限于政府公债,银行间交易,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记帐。从今年开始,除上述交易外,欧元纸币和铸币将全面进入流通,欧元区12个国家的货币则完全退出流通。从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明中叶前后,白银逐步取代宝钞、铜钱成为主币。这种民间货币——白银与国家铸行货币——铜钱兼行,且民间货币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格局,呈现出复杂的独特性。本文试图从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明代货  相似文献   

8.
《货币银行学》向何处去?我国《货币银行学》正面临守旧与创新的十字路口。当前,货币、资本、资金之间的概念混淆、错误,只有黄金才是真正的货币,货币是商品,纸币是金币的符号等等理论,充斥于所有《货币银行学》的版本之中,从而使《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受到破坏与损伤。这种理论不仅严重脱离、落后于我国金融与经济的现实与实际,无法或不能指导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且会贻害青年一代。本文对传统的有关货币定义、 货币本质,纸币、纸币本质及其流通规律,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宋明两代均形成了多元货币分区行用的格局,两宋在中央政府主导调控下先后形成了四川、西北以及江北等特殊货币区;除北边货币区外,明代国家在货币制度长期缺失下主要由市场主导衍生出“行钱之地”“非行钱之地”“行银之地”等货币区。宋明货币区的衍生与运行机制存在重要差异,以四川、北边为例可得以说明。在四川地区,宋朝为建立货币缓冲地带、掠夺川地财富,依靠政策将四川由铜铁兼行区转变为铁钱区;明朝在四川则形成了以“茴银”为主的多元实物货币区,背后更多的是市场力量所致。在北方边境地区,面对巨量军事需求,宋明两朝虽然都通过投放大量货币形成特殊货币区,但维系与运行的机制存在重要差异。宋朝在西北地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与信用制度维持本地铸行的铁钱的信用,并将铁钱嵌入区域内外的货币信用体系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循环机制;明朝在北方边镇地区并没有形成内部稳定的货币循环机制与信用机制,而是通过单向而持续的外部白银注入来维持白银和多元实物货币分层行用的格局。宋明货币分区运行机制的差异折射出宋明王朝社会经济运作理念与运行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北宋自仁宗以来,由于对西夏战争的需要,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实行铜铁钱并用的货币制度,依靠铸造铁钱来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同时通过盐钞为主的信用制度吸引商人入中。铜铁钱制度与信用制度相结合,构成了西北特殊的货币体系。本文拟围绕盐钞与铁钱的关系说明:一、盐钞在西北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二、宋哲宗时期西北货币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且唯一统一将纸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的朝代,是价值尺度从铜钱转为白银的转折点,并由此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元代纸币的运行机制表明:其发行初期,由于银本位制度的作用而运行良好,币值稳定;中期后,迫于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诉诸超发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本位制度名存实亡,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实证检验发现,多省起义产生的财政压力是纸币发行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赏赐对纸币超发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随着银本位执行力度的减弱,尤其是钞本由金银变为纸币后,财政压力促使货币超发的效应更为突出。因而,严格的银本位有利于维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在军事活动造成的财政压力下,稳定的贵金属本位制度难以长期维系。元代纸币经历了从币值稳定到温和通胀,再到恶性通胀的阶段,这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
郭峻峰 《中国经贸》2014,(11):145-145
在中国货币史上,元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纸币流通制度,并颁布中国最早的不兑现纸币发行管理条例《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积累了大量的纸币发行和流通经验。但是元朝后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以史实为依据,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就元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供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纸币,颁行钞法,通过国家法令设定宝钞与金银、铜钱的相互关系,尝试构建由宝钞、铜钱、金银共同构成的复合货币体系。洪武八年钞法是元末明初恢复行钱、沿用纸币、流通金银的背景下,借鉴宋元"交会之法",试图以宝钞统摄金属货币的结果。但钞法背离了货币流通规律,实施中很快陷入危机。明廷被迫调整货币政策,放弃纸币与金银铜钱的固定比价,并于洪武二十八年禁用铜钱,宣告了洪武八年钞法的终结。明朝货币流通格局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过渡期,预示了宝钞持续贬值、明廷扩大赋税折银、恢复铸行铜钱,逐步进入银钱并用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7月30日】交易便利性是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货币交易的便利性决定了货币的历史与未来。从传说中的贝壳、毛皮、贵重金属到集中使用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论证的只是金银充当交易媒介的便利性,因其稀缺可以以一当百,因其易切割而便于携带,进而因其集中使用而通行世界。然而“货币天然是金银”只是阶段性的历史结论,几个地区一旦统一成国家,依靠国家信用,用统一的纸币取代金银进行交易就更为便利,因此到了国家阶段,货币天然就是纸币等信用货币。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何兆武等同志编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一书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如黄宗羲等人的货币思想具有近代色彩,是进步的经济观点,具体表现为:一、揭露了金银货币垄断的恶果并提出废除用银;二、正确认识货币的起源和流通手段职能;三、反对货币"死藏";四、要求统一币制并主张发行纸币。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谈不同看法、同何兆武同志商榷,并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纸币的产生无疑是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我国是纸币出现很早的国家,人们通过长期的纸币流通的实践和考察,逐渐形成了独到的纸币理论和思想论点,这在世界货币思想史上是居于重要地位的。然而,人们对纸币问题尽管从各种角度进行了不少的分析研究,但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中去系统考察研究我国的纸币理论和思想,这一工作还很不够。本文试图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宋代纸币思想,进行条理阐述并提出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如果货币具有价值,那么限制货币供给就是必要的条件。如果纸币在数量上如此地没有限制,以致实际形同一种自由物品,那么人们就会有如此多的钱去花费,以致于把全部价格、工资和收入都抬得极高。由于这个原因,控制货币供给的权力被赋予政府。(萨缪尔森《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