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两次结合”的倡导者和艰辛探索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者.他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探索“第二次结合”取得巨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二次探索”的理论成果为“第二次飞跃”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沈年耀 《改革与战略》2007,23(9):145-14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奠定了今天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二者的最完美结合。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继承中国历史优秀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进程中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其实质内涵即是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将二者相结合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中共十五大坚持邓小平改革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奠定深化改革基础从邓小平逝世到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政治实现平稳过渡,继续坚持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和路线,再次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承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以来,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需要,理论界出现了三次重要的突破和发展。第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承认一切理论和政策都要经过实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为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又好又快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建设实际的结合,取得巨大成果,使社会主义建设朝纵深方向不断推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更是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置以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阐述"十个结合"重要思想,这十个结合指明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手段服务论和统一结合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计划和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有利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建设实际的结合,取得巨大成果,使社会主义建设朝纵深方向不断推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更是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置以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阐述"十个结合"重要思想,这十个结合指明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五大坚持邓小平改革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奠定深化改革基础从邓小平逝世到党的十五大召开,中国政治实现平稳过渡,继续坚持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和路线,再次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以来,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需要,理论界出现了三次重要的突破和发展。第一次是关于真  相似文献   

1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应对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党自身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方向,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事关提高全党的领导,能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方式,提高全党的领导能力,顺利实现"十二五"的各项规划.  相似文献   

11.
杨怡 《改革与开放》2011,(24):68-69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型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鲜明特征。科学社会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其伟大的生命力在于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内容,中国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探索适应民办高校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路径,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办高校引领思潮、凝聚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民办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我国为推动高质量工业化和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实践。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与变革中,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只有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才能以"供给需求"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重塑产业辉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人民群众和传承中华文化,围绕国家和党的伟大使命与历史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十四五"期间,重温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光芒,对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具有重要启示,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和以扩大中外文化交流为革新等路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①党成立90多年来,围绕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代主题,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仅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自觉性,而且激发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雄辩地证明,搞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弄清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否则容易犯或"左倾"或"右倾"错误.从理论上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就是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及其整个体系,就是要历史地、具体的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也具有现实品质,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全党智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  相似文献   

19.
处于特定发展环境中的上海纺织业,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全行业中努力构筑以"第二次创业"为中心的创业文化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全行业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20.
党在领导西藏革命的过程中,历史与人民予以了执政地位.党在西藏执政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从全国和西藏两个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革命道路与发展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与西藏实际结合起来,指导西藏工作实践;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围绕"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党在西藏执政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保证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