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者,和也,以气相合。"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是吸收,是融合,是再生。和合,是积极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深有体会地说:只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企业兴旺,事业  相似文献   

2.
储云芳 《中国西部》2012,(Z2):36-38
《论语》有三句话最值一提:"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现在再谈《论语》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论  相似文献   

3.
董洪运的《吕梁赋》发表后,前有韩石山、王春林、北雁的赏文见诸《川西日报》,后有王岳川、何西来析文发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余深有感焉,也有所悟焉,择其要者,便是深感这一赋文是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为时代而赋的充盈着丰富文化意味的鲜活作晶。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在召唤和凝聚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可谓国运昭苏,  相似文献   

4.
储云芳 《中国西部》2012,(21):36-38
《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导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  相似文献   

5.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哲理.墨家的伦理思想崇尚务实,所以他们很看重"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估方法,用这种方法评价人和事物简单、实用.研究墨家的伦理思想及"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估方法,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创新工作提供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当今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合理的运用和管理体育人才,《商君书,更法》曾经谈到"知者"、"贤者"与"愚者"、"不肖者"的重要区别,其中在人才的选拔方面,说:"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是与辩论。"由此看来,人才的选拔对于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十分重要与关键的。具体到体育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大卫 《走向世界》2007,(4):91-91
若说潘安是中国第一美男.怕没人有意见。只要上街,就被围观——估计要一个中队的交警维持秩序.才不至于交通瘫痪——洛阳那时倘堵车.怕不是外国元首来访,而是潘安出行。潘安一般臂挎一把弹弓——潘安之所以挟弹弓出行,也不一定是出去打猎,魏晋时代的弹弓在手,与今日男人之花旗银行存折在兜.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意会焉不可言传焉。另外,也不要以为被女同胞团团围观是一件多么满足虚荣心的事.只有被围者知道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有时甚至会弄出人命,比如那时也有个帅哥,玉树临风.所到之处,人群往往围成一堵厚厚的墙.由于他精神过度耗损,竟被看死了。人可以被看死。  相似文献   

8.
沉默,是一个人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包容着丰富智慧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层意义和高层方式的表达.荀子说过:"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语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当今一位作家说的也很精彩:"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相似文献   

9.
“财赋者,邦国之本,如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财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治国安帮、强国富民的重大问题。文章以和谐社会为背景,分析和谐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杨 《环球财经》2012,(11):126-127
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这是公元?世纪中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在其著作《管子·水地》中描述美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樊一鸣 《魅力中国》2014,(18):88-88
美轮美奂是日常报道中的高频词汇。可是到底应该写做“美轮美奂”还是“美仑美奂”呢?美轮美奂又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呢?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用来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代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轮有“高大”的意思,而仑只有“条理,伦次”一个解释。如果写做美仑美奂,意思不通。很显然,也应该写做“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3,(9):42-43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治理政事要无为而治,一切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日。谁造成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  相似文献   

13.
王元林 《西部论丛》2002,(12):56-57
山丹境内的明代长城是保存最好的。长城墙体连绵不断,蜿蜒穿行在合黎山南缘、焉支山北缘的戈壁草滩中,坐在汽车和火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饱经沧桑的身躯。汽车艰难颠簸了近两个钟头,才走  相似文献   

14.
韩愈在顺说冲、把“句谈’作为古语文研习起步的基本功。指出:“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日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句读”,《辞源》修订本注解为:句和逗,指文章中休止和停顿之处。读沾切。汉何休《公羊传解信序》:“援引他经,失去句读”。元黄公绍《韶会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调之句;语本约而点分之,以便涌泳,谓之读。今秘书省枝书式,几句绝则点于字之分,读分则点于句之中间”。回顾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发展过程,二者最大的差异,除语汇…  相似文献   

15.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16.
体制之痛     
李进巅不是王金玉(北气福田总经理),更不是背靠传统大集团的苗圩(东风汽车总经理)、竺延风(一汽集团总经理),李进巅最终没有成为最大的赢家,胜焉?败焉?喜焉?怒焉?个中故事恰恰透出曙光20年戏剧化的体制变革之痛。  相似文献   

17.
孔子问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相传他弟子三千,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不过,孔子本人既是设坛授徒的老师,也是拜师求教的学生,他自己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代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孔子的老师,就有老子、苌弘、师襄子、郯子和项橐5位,而向老子问礼,便是人们最熟悉的孔子拜师故事。  相似文献   

18.
《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 现在再谈《论语》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论语》作为几千年来的中国教育教科书,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会说,一个会做,西方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落实了我接下来所要分析的三句话.而我们多表现在口号中,心理得到了满足,行动却寥寥无几.有人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带来的反而是精神文明的退化,相信看完下面的分析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几千年前别人就可以看明白的东西,现代人反而做不到了?  相似文献   

19.
李雪 《首都经济》2014,(9):80-83
书本小道,要在嘱文明义,至于以为艺术乃是余事也。作字必有所宗.宗法既定,亦必有已意在焉。翻开刘俊京“以书焕彩”书法作品选册,扉页上印着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对他的上述赠言。  相似文献   

20.
甘朱润佳茗     
古时齐鲁不产茶,正如唐代茶圣陆羽说得那样:“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但《晏子春秋》中表露,春秋时以国相晏婴为代表的齐国人已开始用茶树鲜叶做菜。茶在齐国一带开始只是用作食物,而不是饮料。而陆羽在《茶经》中又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皆饮焉”。在他看来,齐鲁的先民们已开始饮茶了。不管是吃还是饮.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春秋时茶就与齐鲁结缘.这自然包括地处齐地、又与鲁国接壤的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