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对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考察的基础上,对AK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利用多元门限模型对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联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以人均金融资产指标为门限变量时,人均金融资产和人均经济增长率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门限效应,体现出非线性关联。  相似文献   

2.
刘义方 《金融研究》1991,(10):35-41
周春生同志的文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见《金融研究》1991年第1期,以下简称周文),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对我国近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这种新的尝试,更有力地否定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本文同意周文对通货膨胀分析的基本结论,但是,周文在分析方法上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按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开放通过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推演,并从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转型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二元经济结构差异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著,两者关系会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目前我国还没有达到经济增长极限。  相似文献   

6.
7.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两者在实际经济中表现的关系并非始终是通货膨胀随经济增长而增加、随经济下降而降低。本文针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这种不稳定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关于中间产品价格的监测机制改革,加强CPI监测水平以及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等方面的建议,实现维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稳的状态下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采用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以金融体系的中介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以及资源配置功能作为分析起点,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资源配置功能水平的提升与本省经济增长和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的经济增长正相关。金融中介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对本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上海金融》2005,(11):8-11
本文采用VAR模型检验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间,则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果检验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假设,反过来,中国经济增长也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成因.以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运用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研究。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在2008年10月和2010年5月出现了两次结构性变化;汇率传递系数的符号也在2008年10月份出现变化,由此前的负向传递突变为正向传递。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传递存在着非对称性的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并且表现出典型的“缓升陡降”型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2.
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增长状态的财务后果。研究发现,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并降低了财务风险,而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度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与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管制下具有股权融资偏好的企业融资模型表明,通货膨胀会增大公司的债务融资比重,并且利率管制带来的利率刚性和公司税率都会放大通货膨胀的这种作用。同时,以中国30家上市公司25个季度的财务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货币对于公司的资本结构是非中性的。另外固定资产比率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于债务—权益比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微观层面构建多维状态非线性系统理论模型,应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了垄断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垄断与通胀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应用变系数半参数估计方法为上述理论预期提供了经验支持,并发现我国在生产效率较低的行业中,垄断会导致显著的通胀效应,但这种效应在生产效率较高的行业中则明显减弱。上述结论对我国当前“下限保增长、上限防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桂霞  彭艳 《金融研究》2016,429(3):42-58
本文使用多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从国家和省际两个层面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首先,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我国处在能够获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的区间。其次,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促进作用与对外开放程度之间呈现非单调的关系。最后,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享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我国应进一步提高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对各地区来讲,有的应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有的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动态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地位,然后深入探讨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与通货膨胀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简要总结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流动性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全球流动性扩张问题颇受宏观经济与金融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了33个国家或地区从1980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的相关经济和金融方面数据,在经济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全球流动性进行了测量。在Philips曲线基准模型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全球流动性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研究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In ligh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ractice of inflation targeting (IT) has been blamed for authorities’ failure to respond to the increase in financial systemic risk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sset bubbles. However, utilizing a rich database containing nearly 5500 commercial banks from 70 countries (among which, 22 are IT) for the period 1998–201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n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national banking systems (i) are more stable; (ii) possess sounder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and (iii) are less distressed than (or at least as distressed as) other banks during periods of global liquidity shortage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 series of tests, such as when we compare countries with the same legal origins or control for the delegation of bank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to bodies other than the central bank. Overall, we conclude that IT cannot be blamed for contributing to financial fragility.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 have become closely linked. The cross-market spillover effect of financial risks is at the core of systemic risks. This paper’s marginal contributions include (1)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structure learning for Bayesian networks to measure the multilateral spillover effect of a multiasset financial system.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2) the macroeconomic mechanism behind the linkage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linkages between financial markets significantly exist, (2) uncertainty and negative macroeconomic shocks enhance the spillover effect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3) the impact of negative macroeconomic shocks on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weakened at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 stage.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using U.S. as well as French sectoral data and indicators of price rigidity, we reexamine the (lack of) relation between price stickiness and inflation persistence. This has recently been put forward by Bils and Klenow (2004) as evidence against time‐dependent price setting models. We obtain that, when filtering out sector‐specific shocks along the lines of Boivin, Giannoni, and Mihov (2009), and allowing for an alternative assumption on the marginal cost process, the case against the time‐dependent Calvo model is substantially weake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