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2008年新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达8600万载重吨,虽然未达到2007年的成交水平,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新造船市场依旧保持活跃态势,上半年新船成交量可能达到1亿载重吨,特别是考虑到日本船舶行业数据的漏报,这进一步加强了对今年新造船市场活跃态势的判断,更加强了对2008年新造船市场还将保持高位运行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危机从2007年4月份爆发以来.已逐渐演变为席卷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风暴,并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信贷紧缩已经波及到船舶市场,部分欧洲金融机构开始收紧船舶贷款,给航运、造船市场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的新造船市场延续前几个月的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船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全球新造船市场持续下滑的同时.前段时间一直坚挺的日本船企也开始面临诸多问题。在持续恶化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对船舶企业进行扶持.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份以来,世界金融形势急转直下,世界造船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就由“盛夏”步人了“寒冬”。虽然一直以接单质量高,船舶产品技术竞争力强而自诩。日本造船业也未能抵挡“冬天”的阵阵寒意。根据日本出口船协会统计,2008年10月份,日本六大造船企业承接出口船订单累计8艘,是自1991年以来17年间的最低水平。其中川崎造船接单3艘,三井造船和万国造船分别承接2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从欧洲国家转向了亚洲国家,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然而,作为世界造船独立一极的欧盟每年仍然能创造船舶工业产值45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欧洲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建造先进的旅游船和其他复杂船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日本造船业相对平静的一年。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受金融危机冲击后.世界造船市场骤然变冷.日本造船业接单寥寥.与前些年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是与欧洲、韩国和中国造船业相比.日本造船业所遭遇到的撤单和延期的冲击很小.出现破产和重组的企业也远远少于其他国家。但是.平静并不意味着冷清,由于拥有强大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日本造船业仍然有充分的理由来保持高度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亚洲各国造船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欧洲及日本船舶工业急速膨胀.欧洲造船业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领跑国际造船市场,实力雄厚.1956年,日本造船能力和造船(商船)产量首次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领头羊.20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造船业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在普通货船的建造上已开始与日本平分秋色.在手持订单、年度新订单和完工量等一些指标中,数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短短50年间,世界造船业的头把交椅三次易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世界造船业竞争之激烈.  相似文献   

8.
在没有出现任何利好的情况下,4月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全球新船成交13万载重吨。4月,日本造船企业也遭遇破产和撤单双重打击。韩国政府则一改之前的作风,终于走上前台,投入巨资,开始拯救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9.
全球造船市场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形势下.低迷的市场需求、频繁的撤单、紧缩的金融市场以及不公平的竞争相结合给欧洲船舶工业带来巨大冲击。工人失业情况严重,多家船厂倒闭或被迫退出造船业务,德国、意大利、挪威等欧洲主要造船国的船舶工业相继陷入危机。波兰、丹麦及法国2009年均未有新船订单人账。全年欧洲新接订单仅36艘,共计3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多,航运界和造船界纷纷制定出台各种规范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节能要求。新的排放规定为全球新造船市场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日本造船界普遍认为,通过开发新技术可以获取其中的利益。基于此,日本船厂和设备单位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船舶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