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晓慧 《新财经》2006,(9):76-77
世界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全球采购量的70%是在中国完成,其今后的采购量将远远超过中国同类企业。到那时,想必“永乐”的不会只有国美一家了今年5月底,记者在鹏润大厦7层专访了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黄光裕。时隔两月,7月25日下午,在同一座大厦里,国美宣布收购永乐电器。黄光裕任新公司董事长,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出任首席执行官,二人分别持有新公司51.2%和12.5%的股份。记者在两个月前采访黄光裕,曾问到  相似文献   

2.
7月25日,沸沸扬扬的国美永乐合并案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在当天晚上的发布会上,中国头号家电零售商国美电器(HK.0493)宣布将以股权加现金方式全盘收购竞争对手中国永乐(HK.0503),每股中国永乐股票可换得0.3247股国美电器股份,此外国美电器还将为每股永乐股票支付0.1736港币,交易总作价为52.68亿港币,收购完成后永乐将退市。  相似文献   

3.
国美电器     
《宁波经济》2007,(5):13-13
20年辉煌历程成就家电连锁帝国,荣膺中国商业连锁100强榜首,国美一路走来每个扎实的脚印都熠熠生辉。2005年4月,国美电器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成为中国家电流通领域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2005年8月,由世界权威品牌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颁布国美电器成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中国家电连锁业第一品牌“。进入2006年,经过国家商务部评定,国美电器集团以869.3亿元销售规模、860家店铺的业绩排列第一位,首次超过百联集团,从连续五年的中国家电连锁龙头一跃成为中国商业连锁百强榜首!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之一,国美在这几年的发展之中,虽然有过一些磕磕绊绊,但相对来说,在全国一级市场上也可以称得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战果辉煌了,但在真正意义的二级市场上,这个巨无霸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却遭遇了“滑铁卢”。作为国美的高管层,如果仅仅把这次兵败宝鸡看作是一次简单的受挫,无疑将使得这次的尝试显得毫无意义。而更深入更广泛地考察其原因,不管是对国美本身还是对业界都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家是全国知名的国美,一家是西安当地刚刚起步的赛友,然而,两封“商函”的出现,却让两家并不相干的家电连锁企业成了死对头。那么,到底是国美搞不正当竞争?还是赛友想以强势企业“借力推力”炒作自己?  相似文献   

6.
王斌 《西部论丛》2008,(2):58-59
国美以36.5亿元收购大中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国美高层对此次收购的解释是用金钱去节约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让资源配覆更加合理。然而,这桩收购案的新闻发布会好像是国美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大中没有派一个人参加。而且有消费者明确反对国美收购大中,认为这会造成北京家电连锁市场的垄断。那么,国美收购大中谁是真正的赢家?完成收购之后的国美能否给苏宁造成威胁?家电产品是否会因国美垄断北京市场而涨价?  相似文献   

7.
家电渠道谁主沉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电业向来是好戏连台。从以前厂家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到如今渠道愈演愈烈的圈地战,家电业从未放过众人的眼球。2001年7月成立的中永通泰,在10月的顺德家电博览会上首次公开集体亮相就一举拿下28亿采购合同,而10月刚挺进广州的国美、“十一”在上海第三次扩容的苏宁也毫不逊色,挣足了厂家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在渠道为王的今天,到底谁能登上家电零售业老大的宝座?模式一:综合性家电连锁综合性家电连锁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渠道。以国美为例,这种模式的产品通路是:厂家国美配送中心国美连锁店消费者在这种通路中,…  相似文献   

8.
家电连锁行业的零供矛盾一直比较紧张。供应商对零售商往往是咬牙切齿地用两个字来形容——压榨。不可否认,在零供矛盾中,零售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零售商是如何看待家电行业供零之争?作为强势一方,家电零售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靠单店利润、染指上游产业、人才储备还是靠绝对控股?国美电器上市公司执行董事杜鹃女士(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夫人)的观点不仅代表了国美,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代表主流家电连锁企业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以强势、果敢著称的国美电器(以下简称“国美”),在电子商务市场表现出来的一直是其罕见的低调和警惕。然而,就在业内对其电商化进程展开种种议论与揣测之时,国美已经主动做出了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东方经济》2004,(4):36-37
随着家电大卖场在制造到流通这一面向消费的整个供应链中价值的不断增强,制造厂家与其之间的利益交织也愈发密不可分。但由于利益分割的难以平衡,厂商之间表现在对产品定价权上的博弈也已经持续多年,最近发生的国美全国清理格力就是一个新的例子。不管这是不是新一轮厂商博弈的开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流通商在未来数年会越来越占据主导权,只有在家电生产商完成了新一轮整合,品牌更加集中后,双方才会重新走向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商要面临痛苦的渠道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晓慧 《新财经》2008,(2):80-81
性格即命运。国美抢食大中的背后,折射出黄光裕、张近东和张大中三位家电连锁掌门人的人性江湖  相似文献   

12.
或许享有“价格屠夫”美誉的国美可以比“中间商杀手”的沃尔玛更像个“杀手”,能更快地在中国零售业完成这一奇迹;或许这只是国美的一厢情愿;无论怎样.掠过浮华,以理性的目光我们做一审视:国美究竟离“中国家电连锁业的沃尔玛”还有多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离元旦还有十多天,可家电卖场的各种促销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年终促销”力度明显加大。12月,苏宁商品备货量创历年之最,促销力度达历年高峰;国美电器的优惠幅度最高达50%。在内部人士看来这是提升士气、稳定供货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作为中国首富的黄光裕却是马不停蹄地跑到了香港,与美国最大的民间基金——华平基金联合宣布了一个震惊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决定:华平将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2011年到期的5年期可转换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5%,按半年期支付,到期收益率为3.26%。华平可以有条件把债券转换为国美电器新普通股,每股初始转换价格为6.4港元。此外,华平还将支付300万美元,认购总值2500万美元、为期5年的国美新普通股认股权证。  相似文献   

15.
格力需要国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2日.一位名为“hfpan”的网友在一家叫做“艾肯家电网”的专业论坛上贴出了一个帖子:“据可靠消息:广州国美东埔店有格力空调出售。”帖子中.“hfpan”还给出了一个来自国美官方网站的链接,通过该链接.可以看到格力时下最为流行的空调一览无遗。于是,在网友疑惑地问道:“难怪国美格力都彼此给了对方一个面子.在广州低调和好了?”  相似文献   

16.
对于跟国美电器合作的每一位供货商而言,国美是一个让制造商“爱恨交加”的商业平台。一方面是国美连锁网络极具诱惑力的销售量,另一方面国美杀价的“残酷”又令制造商咬牙痛心……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中国各个城市,大型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超过600家,其中国美和苏宁开店超过150家。至此,国美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400家。在此之前的20002004年,中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7个一级城市近40%的市场,并开始逐渐向二三级市场扩张。2004年12月11日以来,我国取消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区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家电流通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接踵而来。同一商圈多家连锁店共存成为正常现象,单店经营质量遭到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商家的…  相似文献   

18.
空调市场近期进入“震荡期”。当国内外空调巨头坚决表示他们产品要涨价10%时.国美电器一记降价重拳打散了空调厂家涨价声音,6月13日国美电器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打响空调降价大战.强行压低空调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周刊》2006,(32):48-48
关于国美、永乐合并 “如果国美和永乐能够成功联姻,我们会对永乐表示祝贺。陈晓是我的好朋友,通过与国美重组,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另外,我们也会对车美表示感谢,因为它为中国家电连锁市场的整合做出了贡献,并使我们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家电连锁大鄂永乐家电在经过两年筹划之后于6月18日正式登陆北京.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永乐家电董事长陈晓说:“如果不拿下北京与广东的市场,永乐就谈不上是全国性的连锁。“陈晓的这番话让我们看出永乐进入北京的决心,但永乐究竟是“永乐”京城还是永乐自身,是包括像国美、苏宁这样大的家电连锁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