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时,国际商事仲裁以其"快速、经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仲裁费用对于纠纷的解决具有较大意义,一方面当事人缴纳的仲裁费用是支撑整个仲裁程序的唯一来源,另一方面仲裁费用制度对于仲裁程序的推进存在一定关联.就仲裁费用的分担而言,通常依照仲裁协议、国内法、仲裁规则或者公平原则处理.在国际商事仲裁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商事仲裁费用规则在很多方面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自贸区仲裁规则》借鉴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仲裁经验和制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仲裁规则。仲裁规则的实施需要国家立法予以支撑,而《自贸区仲裁规则》的先进性使之与国内立法在一些创新性制度上相脱节,引发临时措施强制执行、默示仲裁协议效力、裁决关于第三人的执行等问题。为实现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就必须克服仲裁规则与现行法律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国际商事仲裁应依"非地方化"理论来确定具体的程序规则,他们认为当事人对仲裁地的选择纯属偶然,不能仅以此当然适用仲裁地的程序法。笔者认为"非地方化"理论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缺陷,若完全依当事人自治来确定仲裁的程序规则,则将使仲裁脱离特定的国内法,使仲裁的法律地位无法确定,并且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支持。因而,"非地方化"仲裁在现阶段来讲,并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存废或如何完善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简单地废除该制度会有很多弊端,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将受理的人民法院的确定因素由"仲裁机构所在地"改为"仲裁地"、缩短申请撤销裁决的时限、完善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改进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重新仲裁规则、重构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程序和决定的形式与效力规则等。  相似文献   

5.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6.
现行机构仲裁浓重的行政色彩偏离仲裁机构本身之属性,其设立和管理上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而作为另一种仲裁形式的临时仲裁被现行法排斥,这种立法模式使得我国与外国在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时不对等。基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完善仲裁制度、保护当事人利益、解决仲裁形式单一化的需要,我国亟需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变且体现仲裁的非国内化;重新定义仲裁协议规范;确立临时仲裁员制度并适时建立仲裁协会;承认现有社会团体组织之临时仲裁权。以上尝试可在仲裁机构必要协助下完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增加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程度和仲裁庭的权限,试图与最新的国际仲裁规则保持一致,但过于"国际化"的规则却与我国《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立法难以衔接。看似创新性的开放仲裁员名册制虽然有利于扩大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度,但可能会延长仲裁期限、降低仲裁效率。仲裁庭临时措施决定权、紧急仲裁庭、合并仲裁制等看起来有助于提高仲裁效率,但因未能得到立法的支撑而可能在实践运行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可能降低仲裁效率、牺牲程序公正价值。仲裁第三人的权利义务不明,会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国际经验的吸纳不应当是简单的条款移植,而应保证引进的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通过附则的形式,对该规则进行补充说明和修订。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商事纠纷的前提,也是排除法院管辖权的依据。当事人有关仲裁协议有效性的争议将会动摇仲裁管辖的基础。本文从分析仲裁管辖的依据入手,探讨了仲裁管辖与法院管辖之间的界限,结合国际上仲裁管辖制度的最新发展,提出我国应进一步放宽对仲裁管辖权的限制,以促进仲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旨在通过仲裁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契约或协议。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中心问题是解决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问题。本文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准据法的具体方法,结合国内外商事仲裁的实践,遵循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提出自己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制度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消费纠纷的仲裁解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纠纷具有多发性、小额性、复杂性以及当事人之间力量对比不均衡等特点,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利益问题。仲裁在解决消费纠纷的途径当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当前我国的消费纠纷仲裁存在公众仲裁意识欠缺、仲裁机构的设置未能处理好与消费者协会的关系等问题。为发挥消费仲裁在解决消费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应从加强消费仲裁的宣传,培养良好的仲裁意识氛围;建立完善消费纠纷仲裁收费削度,降低消费者雏权成本等方面入手来完善我国消费仲裁削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