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意识形态教育在经济领域的价值、意义和功能必须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当下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利益关系矛盾也更加显性化之际。从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功能和价值,指出要使中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固有的经济功能,规范社会及个体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价值支撑。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代言人。作为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与福利国家的"破产"、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修正发展、经济全球化大肆渲染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对立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的透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其本质。  相似文献   

3.
评佩蕾斯的技术革命、金融危机与制度大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世界经济就处于第五次发展巨浪从技术革命的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上,它要求金融资本向生产资本移交经济的控制权,但金融资本却以信用泡沫回应这种客观要求。美国的次贷危机表明,自由市场意识形态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与"大萧条"时期相类似的制度大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第五次发展巨浪导入期的直接结果,为了应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种制度大转型对中国经济前途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要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对这一战略的出发点、首要问题、必要前提、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依据进行科学分析。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说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环境变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以高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要实现“三步走”战略,必须发展高科技并依托高科技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孙元 《经济论坛》2002,(4):49-50
我们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渗透与反渗透。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上信息汹涌而至,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加入WTO后,还将不可避免地给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新的冲击。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与时俱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创新,使德育工作在新…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一道坚固屏障.能否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成为直接关系到主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及其变化,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西方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和渗透战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持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构筑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特征。目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也面临一些威胁,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其中之一,影响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文化价值观,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这股错误思潮并充分认识其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马列唯物史观,坚决捍卫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海刚 《经济论坛》2005,(16):35-35
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正在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从社会经济形态来看,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从社会技术形态来看,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双重嬗变;从社会意识形态来看,正从意识形态一元化社会向意识形态多元化社会过渡。这三重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给社会转型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趋势在深刻地冲击和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必然对我们党的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党必须正视这种迅速变化的现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党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资本论》,具有与西欧历史环境和革命斗争相适应的革命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研究《资本论》不仅要接受《资本论》文本具有的革命逻辑,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认知逻辑转换、由斗争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以《资本论》的建设逻辑为指导,更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和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以理论创新的成果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为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共有信念。理论创新及其意识形态预设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取向。市场化取向改革所引发的制度变迁,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方式是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广告中的意识形态观念是在既有的意识形态之中慢慢摆脱其束缚,逐渐显露其商业文化的本性。当代中国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有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当代中国广告中所蕴涵的意识形态观念及广告为推行它而做的努力,受制于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范围和影响,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不断促进公平和效率更加统一。因此,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必须坚持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是否受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学自身是否带有意识形态属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经济学说史的梳理发现: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从排斥意识形态属性到承认意识形态属性的过程。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意识形态属性的排斥不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更是基于阶级立场,为巩固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权,对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阶级属性的刻意掩盖。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了意识形态学说,对西方经济学的去意识形态化进行了批判,并揭露了西方经济学通过去意识形态化来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真实目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难发现意识形态不仅是经济学重要的内部要素,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所以,经济学始终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民性的意识形态属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各种文化的交融、交锋、激荡,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9.
张立群 《经济》2013,(6):18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社会生产力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总体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梳理回顾其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