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7,(10):49-56
通过梳理关于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以及集群创新网络特性理论,认为影响集群升级的关键因素包括创新基础因素、创新资金投入因素和创新资金支出因素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该作用还受到国家创新政策的调节。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以全国42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的作用关系。最后,从改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路径和创新保护政策等方面,为推动集群升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瑾 《企业经济》2012,(7):105-111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是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活动的一种崭新重要理论。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大多从集群生命周期、全球价值链和区域创新网络视角进行阐释。近些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产业集群升级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但就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基于经济增长常态的确定环境下所作的探讨,而运用企业生态学研究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的文献极少。所以,本文在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重点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作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和拓展:基于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判断,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实形态和结构困境的分析,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分层梯度式模式构想和对策建议,进而为我国形成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3.
李亚林 《企业导报》2012,(18):153-155
针对目前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现状,文章选择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作为研究视角,并重点分析了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它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升级。该研究结论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制定产业集群升级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创新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珂 《企业活力》2007,(5):63-65
<正>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产业集群有四种升级方式: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及价值链升级,无论哪一种升级方式都离不开创新,所以,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伴而生,但并不必然产生强大的创新功能,只有加以正确引导和培育,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才能不断成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根本动力源。本文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基点,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的研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产业集群的成功示范效应,产业集群升级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致力突破的一个理论难点。但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基于经济增长常态的确定环境下所作的探讨,并主要是着眼于集群生命周期、全球价值链和区域创新网络视角,而结合企业生态观原理研究多变的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的文献非常之少。因此,本研究试图作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和拓展:首次提出并研究"金融危机下我国不同发展形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差异问题",分析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重大影响。基于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判断,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机理、动因的分析,内涵的界定,以及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演进历程和一般规律的考察,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分层梯度式特色模式和政策体系设计。这项研究的探索将为我国形成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遭受重创,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随着生产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重构,各地的产业集群或被动或主动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所面临的困境,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门市家纺产业集群有其发展特色,但也存在着许多短板问题。本文通过微笑曲线理论分析海门市家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即设计研发和品牌建设,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优化了地方经济结构,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环境建设有待完善、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模式过于单一、研发能力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把产业集群理论和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是"十二五"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湖北省孝感市的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分析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并结合当地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统筹规划、配套政策,完善地方产业集群服务支持平台,延伸现有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水平高度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立帅  李锋 《价值工程》2008,27(3):44-47
目前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概念、类型、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方面。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之下发展中国家升级产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对研究我国产业提升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制造业企业究竟要如何成功实现服务化战略转型的问题,文章结合网络嵌入性理论,以珠三角经济圈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制造企业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时,企业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制造企业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获取将越有保障。同时,研究还表明,尽管制造企业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关系性嵌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总是遵循线性关系。为提升制造企业从外部服务网络所获取创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文章提出了塑造以知识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针对性地加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重视服务系统的研发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剑  王中颖  鲁卓  牟燕妮 《物流科技》2006,29(3):110-112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空展的重要组织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产业集群如何运行,集群内企业间如何协调,才能表现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首先分析阐述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该组织结构得以运行的基础平台,而后从组织角度出发,构建一种新的产业集群的组织运行模式。从而以更高效率来发挥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园区的物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竹 《物流技术》2005,(3):19-20
通过对我国工业园区的介绍,按物流活动特点对工业园区进行分类;介绍了我国工业园区的物流状况并提出提高园区物流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工业锅炉系统的节能降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松岩 《价值工程》2010,29(33):272-272
工业锅炉是我国耗能最多的设备之一,每年消耗的能源约占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而工业锅炉耗能是为了生产二次能源——蒸汽或热水。蒸汽或热水再通过热力管网送往各种用热设备。锅炉、管网和用热设备组成了热力系统,该系统的能源利用率等于锅炉热效率、管网热效率和用热设备热效率的乘积。由此可见,锅炉耗能的大小不仅决定于本身热效率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于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因此,降低工业锅炉耗能必须从锅炉、管网和用热设备三方面系统地考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involves three domains: infrastructure, individual subjects of movement, and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movement. Examples include supply chai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se traditionally isolated domains can be digitally connected to enhance their performance. Digitiz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real-time data to facilitate its operation, while digitally connecting the subjects to the infrastructure allows for tailored services and support to particular subjects. Connection of both to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enables adaptive control for the application (e.g. logistics) at a global optimization level. Previous results in the field cover separate aspects of planning/rout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trip support. Toward this end, a new highway-based subject-infrastructure-enterprise (SI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using digital connection is proposed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for application t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IE model supports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in a way comparable to an adaptive control panel administering an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In this metaphor,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becomes ‘controllable’ similar to factory conveyors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design substantiated with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at locations in New York State show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digital connection envisioned.  相似文献   

16.
张莉莉 《企业活力》2010,(11):92-96
产业链研究是把价值链的方法应用到产业层次上的组织形式研究。从研究逻辑看,产业链有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三种表现形态;产业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产业链升级,即产业链高度化、合理化和延伸化;影响产业链升级的两大主要因素是知识创新和组织间协调,其实现途径是产业链整合。  相似文献   

17.
田洁玫 《物流技术》2020,(4):107-111,132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闽三角城市群物流公司展开研究,借助POI数据与ArcGIS软件,通过运用标准距离方法、方向分布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实现对闽三角城市群物流公司网点基本情况的探究,并展开对主要物流公司网点服务数量、服务范围、服务趋势和服务中心等内容的具体分析,进而综合评述物流公司网点服务能力,以期在此基础上为物流大数据管理与物流网点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建议。研究发现:中国邮政在闽三角城市群的物流网点服务数量多,范围广,能够提供均衡服务;其他物流公司,特别是菜鸟驿站的网点分布则相对集中,服务的针对性和集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因现实的利益存在着相互密切联系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协作生产程度高、联系密切的区域性企业组织网络。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细致的专业分工要求产业集群朝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创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做好规划工作,建设专业市场,通过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展了一种改进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测度方法——产业结构相似指数;这一指标具有一般性,改进克鲁格曼指数是其在2地区模型的一个特例。本文发现,在用于多地区模型时,研究者容易掉入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改进克鲁格曼指数等指标的“用法陷阱”;对这些指标予以两种方式的灵活应用,则可避免掉入“用法陷阱”。本文还发现,在讨论区域分工问题时,地区的相对规模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忽略城市的相对规模因素,则会高估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工水平。  相似文献   

20.
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体系,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本文通过对工业互联网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分析,研究了“三链”之间互动关系的机理;以电力、油气行业为案例分析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和技术供给情况,并对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