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是人类活动特性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的 ,内核是它对人类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生存环境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新闻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亦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属性 ,其本身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 ,美学作为一种“人学”直接涉及人类本身的建设 ,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它和新闻活动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季水河先生的《新闻美学》将新闻传播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美学视野中加以考察 ,实际上已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新闻活动中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性及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部很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给传统文化带来了阻力与冲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地凸显出来,如何规范与管理,并使之兴利除弊成为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因此,通过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以及网络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提出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回归的思考,以塑造文明的、社会的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行政价值是指网络技术的运用对行政管理产生或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引起或可能引起行政生活的变化。以生产力为视角进行分析,一方面,网络技术对高效行政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对高效行政产生消极影响。我们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高效行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晓强 《江南论坛》2008,(12):45-46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内涵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其表现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其二,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即马克思所说的“大写的人”。后者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冯莹 《江南论坛》2008,(11):52-53
一、当代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然而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隐藏在文明外衣下面的人类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人“精神生活贫乏了,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沉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所吞没”。在这种席卷全球的技术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同样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使命——基于人文精神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为大学定位。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既包括对各种形态人文精神的包容,也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今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被冷落直接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流失。这固然有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但是大学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作为。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需要大学在实践的层面上去身体力行。对于大学而言,这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诉求,其实这就是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为指导,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知识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对人类生存时空、社会组织、社会意识,价值等方面带来了根本性变化,这旨当代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知识也带来了世界文化的冲突,社会阶层的两级分化,人情淡漠和心理压力增大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谭世芬  侯洁 《经济论坛》2003,(17):94-95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以其开放性、丰富性和参与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应当对固有的学习观念予以变革,树立一种建立在知识与信息基础上的网络学习观,靠网络学习将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与网络上的信息联接起来,通过Internet进入成千上万个图书馆和资源库,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与机会将大大增长。相应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孙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89-291
人类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自然生存和技术生存两个阶段,而与人类相伴而生的技术经由古代的手工技术、近代的机器技术,演变成与科学结合、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成为人类卓有成效的生存工具,但现代技术引发的生态与人性危机,促使人类寻求全新的生存方式——新技术生存。作为新技术生存的典型代表的低碳经济,既维持生存的高效率,又无碍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克服现代技术危机、实现健康和谐的新技术生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邹丽芬 《发展研究》2006,1(10):123-125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大伦理道德问题,现代化突显科技伦理问题,呼唤科技伦理建设。为了克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科技伦理的作用,构建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5,(8)
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悄然来临,它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使课堂上的大学生无意识地分散了很多注意力,不可避免地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何减少这一消极影响,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严峻考验。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柳泽民 《经济师》2011,(11):24-25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双重挑战。自然界是人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系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自然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人生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人与人的联系的网络,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础。物质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一基本条件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资本贪欲驱使下而失去控制的世界理性化进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重大威胁的深层根源。对理性和资本的有效驾御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带给大学生无数便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本文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特点,论述了网络给高校大学生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文学的主体也进行了重构,突破了传统文学主体间实现交流和对话的空间障碍,使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网络条件下,文学的主体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纪实摄影是以纪实的手法能动地反映人类的生存状态、社会生活和探索人文精神的一种摄影形式."纪实摄影"的意义在于照片中主题内容所表现的社会价值,一张纪实摄影作品中若是没有了主要的视觉表现语言,其作品自身也就没有灵魂可讲,当然也就不存在社会价值了.因此,准确的把握纪实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已经成为纪实摄影发展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李瑞 《大陆桥视野》2021,(3):122-123
目前医疗纠纷等问题的存在给医院及医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要想改变人们对医院、对医生的看法,需要加强医生乃至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从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以及加强人文素养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人文关怀在现代医疗中的作用及如何培养医学生,做一个德行兼备的医生,以推动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精神生活的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出现滑坡,现实提出了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任务,人文精神的失落在现代社会不是必然的,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之间既有相容,共通性,又有紧张、冲突感,发展人文精神应把科学的怀疑,求真求实精神纳入其中,建立起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与创造,也是近年来环境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社会的、文化、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围上已经大大扩大,上也大大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的质量;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我们的高等教育除了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大学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师的责任更重些。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凭借着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这种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自然界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臭氧层遭破址,全球气温变暖,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土地,使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的污染使大量的水生动、植物濒临绝迹等等,不仅使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