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此方面的财政投入;整合现有投入“三农”的财政资金,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和加入WTO后的发展需要,重新确立现有“三农”财政资金的分类及其用途,适当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比重。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总量、结构、效率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投入,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国家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十二五"时期应通过制度建设、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等逐渐完善黑龙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管县”体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突出特点.从目前来看,“市管县”体制不仅不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行政管理效率的降低和行政成本的增加.因此,改革“市管县”体制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强县扩权”改革通过赋予扩权县财政、人事以及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克服了“市管县”体制的缺陷,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甘肃省各地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探索方兴未艾,涌现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现阶段甘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尽快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已是当务之急。而加大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7.
发展言论     
《发展》2006,(2):4-4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就取消农业税的有关问题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人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是在“校财乡管”财务管理体制弊端迭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适应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要求,克服了原有财务管理体制缺点,有着自身的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我市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成效显著,但较之城市公共财政的发展,仍显滞后。农村公共财政基本涉及了农村所有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但投入不足,覆盖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逐步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滞后的状况,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十分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要结合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坚持改革服从、服务于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灵活实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案,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信用制度、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抓住时机,实现改革在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财税金融投资宏观体制三方面的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2.
吴学玲 《魅力中国》2010,(10):122-122
一、构建对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贫富悬殊巨大,农村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农村广播电视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情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和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合杭州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对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为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完善农村经营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是滨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财政改革发展事业深入推进的时期。财政体制由过去的吃饭型财政和建设型财政,向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力求均等化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和主要工作目标的公共财政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与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农村经营体制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新。创新是在稳定基础上的完善、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必须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路径依赖”问题。最近,我们到辽宁、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这些地区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和要求,应当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农村金融一直没有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资金不足,融资难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当然,这种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准入退出、治理结构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去设计和推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在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载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为关键环节,逐步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面对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强化政府职责,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通过深化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改革了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大了农村工作的财政供给力度:开展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建立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技术机构系统;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其基本经验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清醒理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基础,大力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民增收需求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工作;重政策法规,抓干部队伍建设,建责任管理体系,促公共服务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