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表象为基础分析了由于会计学理论和方法上的冲突、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一种很难杜绝的现象,对它的治理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必须从源头抓起,逐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机制,理顺会计信息市场中的各种关系,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由于市场运行管理不规范,市场监管体制不顺、监管工作不力等原因,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为此。应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市场法规,认真贯彻执行新《会计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完全真实性的反映,给企业造成管理的混乱,影响其正常决策。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法规之间的不协调等方面是其制度性失真的原因,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则是其技术性失真的原因。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本文将试着从上述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成败的关键.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不仅直接侵害国家根本利益,扰乱国家经济正常秩序,导致宏观经济决策紊乱,而且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为此,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失真,而是整个会计行为过程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会计行为的偶然现象,而是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为过程。因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主要是信息源失真、账簿失真、财务会计报告失真。1、会计信息源失真。无论出自什么目的的造假行为,如偷税、截留利润、乱挤成本、坏帐多提、折旧少提、私分利润、人为地造成收益平滑等,无不从凭证入手。因为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和转帐凭证。原始凭证又有外来和自制原始凭证。他们是反映促使经济业务发生的规模、性质、时间、地点、往来单位的书面凭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表象为基础分析了由于会计学理论和方法上的冲突、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会计是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会计信息失实越来越严重,虚假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国家宏观决策失误,影响到国家的分配政策、投资决策和财政收入的实现更严重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成为某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为经济犯罪活动开了方便之门,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会计信息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李群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1):70-70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表象为基础分析了由于会计学理论和方法上的冲突、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邱凤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8):51-51
当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成为我们社会中备受瞩目的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占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我们必须完善会计信息监管立体,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相似文献
16.
单长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7):64-6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诚信危机。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经济实质,就必须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会计信息是用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一般分析,然后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