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14年6月28日,《经济研究》消费金融研究专辑暨第三届中国消费金融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经济研究》编辑部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了泰安市商业银行的大力资助。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外高校百余名代表参与讨论。研讨会在投稿量、论文水平档次上相比往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代表主办方对参与研讨的全体嘉宾表示欢迎,并介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13日,由江西财经大学和《金融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研究中心”承办的“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7&ZD014)课题组主办的"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反思"研讨会2009年6月12-13日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金融论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发起并主办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峰会。2013年9月8日,由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经济转型下的金融风险与  相似文献   

5.
《金融评论》2011,(4):128
《金融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9年12月创刊。《金融评论》是一份综合性经济、金融学术刊物,实行规范的现代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旨在通过优秀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并为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经济理论前沿提供平台。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21,(2):116-128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2017年的微观数据,构建家庭层面普惠金融指数,研究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发现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家庭总体消费水平提升,降低生存型消费占比,提升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在低收入和农村家庭更显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同时金融素养会调节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因此,应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针对家庭异质性特征精准制定普惠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使普惠金融成为提振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的协整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的Granger原因;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对金融结构的脉冲响应是正向响应,而产出因子是负向响应;金融结构受自身影响最大,二元经济在滞后3期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金融结构完善和二元经济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研讨会最近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  相似文献   

9.
征文启示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理论分析及政策研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以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征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鼓励消费金融的各种措施相继出台,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就更需要规范消费金融市场,做到商业银行与金融业充分合作.面对中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就需要对于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对策.本论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金融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学术刊物,实行规范的现代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旨在通过优秀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并为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经济理论前沿提供平台。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对于学科发展趋势和现实问题的把握,《金融评论》试图通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2月17日,“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创新”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兴业银行承办,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为支持单位,《发展研究》杂志社协办。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金融监管单位和金融机构有关领导及高校专家学者等参加研讨交流。与会专家探讨金融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中提低、保障民生、防控风险等方面的政策路径,以及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探索等,致力于构建新时代“共富金融”理论体系,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9月26日,中国银监会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9月27日,银监会公布了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名单,拟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此外,根据CEPA相关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工作掌握“一地一家”的原则,加上2010年首批试点的北京、上海、天津、成都4个城市,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将达到16个。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分析框架,进而结合作用机制与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分析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金融总体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性;在消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中,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中介效应。据此,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深化消费金融市场改革,加强产品及服务创新,普及信贷消费理念,推动消费金融良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遭遇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成为中国银监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之一。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样强调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会议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7,(9)
经国务院同意,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92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文章试述了新消费服务业与农行新消费金融的共赢发展,分析了临海市消费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行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730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研究》2012,(10):257
<正>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调整结构和稳定增长已是当务之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效率持续提高和市场环境逐步完善。我国企业效率的状况如何,是否可以接近世界生产效率前沿?我国相关的市场环境是否健全,应该如何改革?这是关系到中国真正崛起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基于此,《经济研究》和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决定于2012年12月15日在南开大学共同主办"企业效率、市场环境和中国崛起"学术研讨会。会议将  相似文献   

19.
邢章萍 《经济》2012,(4):138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因其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已被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广泛使用.作为消费金融物质载体的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受到消费者欢迎.2010年6月,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及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我国首批获得试点牌照并开业的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21个月后,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近期带着这一疑问, 《经济》记者专访了公司总经理卢伟.  相似文献   

20.
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数字普惠金融推动的移动支付和金融可得性对于消费的影响巨大且深远。本文在从理论层面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消费的机制路径基础上,将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三期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实证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消费的经济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家庭消费总支出,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生活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经济预期和经济现状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机制研究表明,夜间经济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家庭消费的新机制,其具备的延时效应、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对消费有着多重影响。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信心,不仅要挖掘数字技术在拓展消费场景、驱动供需匹配和支持夜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信息红利,还应将有限的金融资源用于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民生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好金融“活水”在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