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次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将大大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程.文章分别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豫中地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中原经济协作区”、“东南地区”等四大次区域的合作基础与条件,并相应地给出了发展战略建议,以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河南目前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文章探讨投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完善投融资机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为此,需要支持发展区域性商业金融机构、借鉴“重庆模式”构建国有区域投资集团、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壮大投融资规模和加强对投融资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周璇 《魅力中国》2013,(13):55-55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是中原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有利于改善全国经济布局并在中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探索出一条不牺牲生态环境的“三化’’协调之路。中原经济区已初具经济带、城市群规模,在区住、交通、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产业结构落后、中G城市带动有限、缺乏创新活力与协同发展等不足。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能力,积极打造核心城市郑州;科学引导产业转移,着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政策体系的支撑。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土地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合力破解中原经济区的难题,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战略给邯郸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邯郸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邯郸市的发展对策.要大力发展特色高优农业;发展结构合理的基础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悠久的文化历史开拓旅游业;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提升城市魅力;努力推进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所辖各地市开展经济转型评价研究,计算得出科技与发展、民生质量、资产产出和物质与文化四个因子,求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将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划分为四类地区。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各地市经济转型的表现呈现非均衡发展特点。对此,各地市应充分研究利用政策、重视GDP结构与质量、集中力量抓重点以及切实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介绍静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证制约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静脉产业的可行性及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8.
蔡明清 《魅力中国》2013,(16):27-27
“保粮食是责任,谋发展是使命。”河南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伴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河南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时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生产优势区,是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业和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靠大智慧、大手笔。写出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河南省党和政府最大的政治。党的建设应以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最大的政治,而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党的领导,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兴衰成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产权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受到格外关注。中原经济区在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应当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效保护文化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完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这就要求中原经济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措施,推动社会各类文化企业的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及知识产权意识。基于此,文章拟将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丹 《理论观察》2014,(7):70-72
"中原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是从根本上体现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标志,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相对落后、区域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促进生态科技发展、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良好经济基础、有力科技支撑及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深层城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超 《开放导报》2012,(1):18-21,84
实现2500万农民的深层城市化,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点,这需要解决好土地、就业、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可以通过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支持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和自身要素的特点,施行土地的集约利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创业等政策,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所需资金,推动深层城市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原经济区,如何把河南的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民办高校肩负重要使命。本文从河南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研究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接着分析河南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原则,最后提出了河南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对策建议,供河南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华 《特区经济》2011,(12):196-19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焦点。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政策体制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社会各界转变观念,改革就业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再教育机制,实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中提升发展谋略、构建发展平台、破解发展难题、迎接发展挑战,对科学规划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在跨越式战略平台上稳步推进、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6.
政府服务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加强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是为中原经济区全面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政府服务软环境现状,并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政府服务软环境中,政策的合理性和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关键指标。要想留住区内企业,并吸引外来企业入驻中原经济区发展,必须从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以国函〔2012〕194号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中明确的五大战略定位能否有效建立,关键在于中原经济区能否把人口包袱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河南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省区,在此背景下运用SWOT对河南人力资源分析,提出人才总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农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刘徐方 《改革与战略》2014,(1):79-81,89
文章认为,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从根本上转变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首要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以区域协作、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和产业转移为优化思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份“迟来的爱”。尽管姗姗来迟,但对于河南而言,已是弥足珍贵。 金秋十月,河南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跻身“国家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