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思 《经济月刊》2011,(11):84-84
凯因斯真是个神奇的人物。 20多年前,我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自从西方经济出现滞涨以后,凯因斯的理论就破产了。没想到,课堂上是这样,课堂外却是另外一回事。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开始正面吸收西方经济学的东西,所以,尽管凯因斯在西方是“破产”了,但是在国内凯因斯的理论绝对是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是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学科,但我国对创业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学科建设中创业课程几乎是空白,表现在课堂上的创业课程是零碎的,教材建设亟待加强。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的开设对创业教育的课程完善有极大的提高,这有助于学生完善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创业能力。因此,可以尝试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指导意义,西方经济学具有实用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先进的方法、观点、理论也是值得借鉴学习、吸收利用的。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谈谈比较两种不同类别的经济理论得到的启示,分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与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2000,(4):81-86
完全信息、经济人及资源稀缺性等假设并非是西方经济学的独立的基本前提,西方经济学真正的、更为基本的前提应该是“知识涌现速度不快”的假设。西方信息经济学由于不知道西方经济学真正的基本前提,也未弄清完全与不完全信息命题的性质,其全部努力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本质上是要在保留新古黄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下,推翻这一前提的逻辑推论,并强行嵌入与基本前提不相符的不守全信息命题。这也逻辑上是极其荒谬的。  相似文献   

6.
董宇坤 《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23-223,24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市场经济,从而使得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播价值,是在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有机体系。西方经济学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也应该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在教学实践环节具体表现为:强调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阶段性,运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分析西方经济学理论,辩证地认识和评价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在市场一般层面有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和规定;在市场特殊层面则有根本区别,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辩证的、历史的,西方经济学则是辩护的、非历史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指导,并在市场一般层面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8.
陈俊杰 《经济论坛》2010,(2):215-219
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探讨乃至根本反思。在纵向结构上,可分为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和各种具体方法;在横向结构上,又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等。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与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提出的高要求与现有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相对低水平之间的矛盾。核心问题是应该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经济理论;关键是要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重点是在辨证扬弃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充分利用西方市场经济经济学理论,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辨证扬弃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视角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依据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同时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试图从西方经济学发展轨迹中,探求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不同的研究取向上。由于西方经济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形态和不同的理论流派,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取向上既有重要差别,也非完全对立、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取向上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而且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形态、不同流派在研究取向上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青丹 《经济师》2009,(10):33-35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节约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西方经济学关于节约的理论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普遍性、抽象性、定量性。西方经济学开宗明义的一个概念当属"稀缺",认为经济就是稀缺的表现;当没有稀缺,一切都成为供给充足的自由物品时,就没有经济可言了。可见,西方经济学节约理论的地位和意义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耿作石 《经济纵横》1992,(4):42-43,41
<正>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两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和研究日益增多,当代两方经济学能否在中国应用和怎样应用,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一、正确地认识和引进当代西方经济学首先,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同其它任何理论一样,有着一系列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前提条件.如果不具体分析这些背景和前提条件与我国国情的差异,盲目照抄照搬某些西方理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妨碍我国的经济建设.例如,西方经济并可以被认为是西方学者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市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对二者进行客观的理性比较。西方经济学聚焦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聚焦劳动解放;西方经济学以物为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为本;西方经济学聚焦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聚焦效率基础上的公平。二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共同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对研究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两大不同的理论体系。把两种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比较,有助于在我国的产权改革过程中坚持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并借鉴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中的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它毕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在19世纪中期最后完成的,是就他当时的社会经济状态而言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劳动价值论必须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这个课题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