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我国铁路运营的沉重负担是资产证券化的内驱力,高铁资产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铁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产证券化是推动铁路建设融资方式改革和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较好途径。资产证券化有多种路径,适合铁路资产的路径主要有收益权出售、IPO、并购重组与整体上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铁路有关企业应借助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积极开展铁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创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将高达3.9万亿元,而目前铁路总公司依靠负债融资的模式难以为继,只能依靠继续借债完成还本付息,并且铁路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缺乏及时的退出机制。铁路资产证券化正好满足了铁路总公司和社会资本的需求。其独特优势可以在改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文章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的先行条件,结合现在高铁自身的特点,运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得出资产证券化在目前高铁建设中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铁路在广西区内经济建设中作用重大,为了实现广西构建以南宁为中心的"123"快速铁路网的规划,需要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是重要难题。本文从不同筹融资渠道比较角度,提出了资产证券化(ABS)方式,以广西铁路投资公司拥有的部分存量资产为基础形成资产池,构建一个特设机构(SPV),其以未来收益为担保进行信用增进,发行证券获得现金收入流,可用于其他铁路项目投资,到期偿还本息后剩余收入流和存量资产所有权不改变。  相似文献   

4.
雷淑琴 《商业会计》2012,(23):57-58
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证券化融资模式,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原理,对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与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庞大的融资需求,而轨道交通项目资产存量大、未来现金流持续稳定的特点使其适应于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文章通过对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情况、资产证券化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成都轨道交通资产证券化模式构想,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苏娅  祝雅辉 《商业时代》2012,(12):112-114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巨大融资压力的情况下,开拓融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资产证券化是现代运用于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步发展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本文针对云南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分析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想以采用政府分期采购资产证券化模式和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为例进行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机场建设是一国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应用到机场建设融资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简单介绍机场资产证券化定义的基础上,对机场设施资产价值和收益率进行确定,并设计了机场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化已成了世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现代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从2005年12月起对银行业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试点,正经受着"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洗礼。本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近12年的摸索、讨论和试点情况,并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后,提出了我国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的6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的建设规模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转于项目的整个过程,而目前的融资模式多种多样,适合普通建设项目的模式不一定就适合铁路建设,再加上大多数铁路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存在各种问题,从客观上要求铁路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方式的优化和融资体系改革。笔者认为,ABS是一种以未来收益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而现在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稳定资金,ABS模式对解决建设资金的难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创新和可实践性,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借鉴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西部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这一较为可行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亚洲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品种,日本、韩国都分列前两位.根据日本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标的资产种类多样、产品设计复杂化和韩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信用支持和法制推进作用这些特点,得出日韩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国际投行的积极参与和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拥有高水平人才.我国从日韩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证券化标的资产的市场建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培养相关学科知识密集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取得了部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推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已经具备。目前我国加快基础设施产业证券化进程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有: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我国的特设信托机构;逐步向机构投资和国外投资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完善我国的资产评估和资信评级制度;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管理和协调机构;严格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选择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设计的难点入手,通过对风险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后续涉入法等三种会计运用方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难点的创新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资产证券化的理念和运作模式。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则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政策的放开意味着资产证券化的国内操作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但受制于国内的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环境,已有的中远集团、中集集团等几例资产证券化大都采取了离岸(offshore)操作的模式,也有不少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进行融资的基础设施建设案例,故资产证券化会越来越普及,但要完全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一些风险,本文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资本市场逐渐发达,资产证券化也成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并且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能够被有效的应用,逐渐成为了融资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这种融资技术在我国逐渐发展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结合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各个新校区存在的主要资金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探讨高校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相关问题,分别讲述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全面评价,高校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构成资产池,将其风险和收益重组,从而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和转让的证券的行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尚未出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操作,已经实施的9只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是由8家创新类券商发起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在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形势下,资产证券化无疑将是高速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利用资产证券化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设想,而构造证券化的资产是实现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第一步。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可证券化资产的选择及存在的障碍,指出需要进一步健全资产证券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创新型金融工具,它对于促进企业融资、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乃至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其涉及关联方较多、交易结构复杂、市场化水平较高,因此,资产证券化既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回报,同时也并存诸多风险。通过分析中国现今经济背景下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并根据资产证券化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成喜 《商业时代》2006,(36):62-63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信用提高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链条中,直接决定了投资者参与资产证券化的行为选择,因此成为影响资产证券化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着重从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的信用提高问题,并通过分析认为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用度提高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朱睿 《消费导刊》2009,(11):75-75
本文首先回顾了此次金融危机形成发展的过程,再由资产证券化入手,先介绍了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分析金融危机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之后以资产证券化的典型产品住宅抵押贷款转付证券为例,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过程,从中找出此次金融危机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最后,明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规避这些风险所必要的条件,对资产证券化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