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由于国家银根缩紧,加之一部分企业资金管理不善,适应不了当前的新形势,资金周转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的出路何在?个人体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企业领导人的认识,端正指导思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用率低,主要是企业内部原因造成。但在一部分企业领导人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埋怨外部条件不好,没有真正从内部找原因。企业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或其他经济责任制后,企业领导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管理水平各不相同,有的企业领导人不顾需要和可能,盲目采购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由于合同签订所产生的企业经济纠纷案件大量出现,给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存在风险的原因,包括签约主体资质存在瑕疵、签约形式不规范、签约审查不严格等.文章通过对合同的法律风险种类、防范目标、防范原则的具体深入分析,研究符合实际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减少因合同法律风险而导致的经济纠纷,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大宇集团最终解体的原因在于其脆弱的财务结构。超过500%的负债率,意味着企业随时可能被债务压垮。具体来看,大宇解体与其盲目扩张战略、盈利水平下降、短期债务过多、财务费用过高和结构调整缓慢等多种因素有关。一、盲目扩张不仅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宇集团的扩张战略丝毫没有改变。1994年以来,大宇集团以汽车产业为中心扩大海外投资,与汽车有关的海外投资项目134个,投资额为50亿美元,其他投资项目292项,投资额为30亿美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大部分投资项…  相似文献   

4.
全国一窝蜂城镇化,城镇化的资金从哪里来?假定出现产能过剩,大量的金融债务怎么还?中国经济增长总是依赖于投资拉动,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城镇化。地方政府通过债务平台筹集资金,假定出现产能过剩,大量的金融债务怎么还,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认为,2013年的经济形势是稳中有进的,现在7%左右到8%已经进入了常态,因为今后的经济增长也不可能像过去双位数。物价上涨压力仍  相似文献   

5.
刘颖 《辽宁经济》1998,(4):22-22
浅谈企业债务重整●刘颖债务重整是协调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形式,是在债务到期,而债务人无法及时偿还帐款时,债权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商业道德考虑,依照有关法规,作出一些让步或放弃部分经济利益,为债务人解脱财务危机,渡过财务难关而提供的机会。一、产生负债的原因1...  相似文献   

6.
正3月1日,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合作推介会上,贵阳高新区签约的14个项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14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金额达302.2亿元,占贵阳市在此次活动签约总额的60%,占贵州省的40%以上。签约的企业中,多数是北京的大数据企业。北京招商,随者如流。是什么让贵阳高新区吸引了企业家的关注和青睐?以贵州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强  相似文献   

7.
债务资本化(Debt Capitalization),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都可以购买,然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按面值兑换成当地货币后在该债务国投资,可购买企业股份,作为合作资金或创办新企业等等。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债权国和债权银行为避免债务坏帐、缓和国际债务环境,帮助重债国进行债务重整而新兴的一种债务调整方式。在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债务负担困扰的情况下,实行债务资本化已成为缓解债务重荷、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条可行途径。菲律宾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债务国之一,是最先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其债务资本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行债务资本化比较有效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呈上升趋降,虽然现行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债,但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其他方式来借债,如通过政府机构控制的企业举债等。这些债务虽然名义上不属于政府的债务,但在某些条件下极有可能转变为政府负担。因此,正确看待各种形式的政府债务以及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影响作一分析,将有助于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处理现存的政府债务,并寻找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办法。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借鉴。 一、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或非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应收款项,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款。应收款是财务核算不可缺少的科目,应收款在核算中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即没有人过问也没有人去清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挂在账面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呆死账,从而造成流动资金沉淀,不仅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也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 一、形成呆死账的原因 (1)三角债是企业之间的不合理拖欠而形成的债务链,债务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商业部统计,1993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增长2.8%,比上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为今年最好形势。今年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8%和1.9%。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在低利率的作用下企业和家庭的债务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企业和家庭债务状况有所好转表现在:美国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开支增长4.2%,其中汽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12,(10):42
早在今年元旦前,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公开表示"中国债务危机正式爆发",并预计今年底将有2.62万亿元债务到期。中国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近30年来,全球发生了很多次经济、金融危机,而这些危机几乎都与债务有关。以前的危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发展民族经济,由于投资巨大而效益低下,造成无力还本付息,最终演变成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间交易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由于企业信誉、经营风险多方面的原因,为解决债务纠纷,债务重组已成为债务企业减轻债务和经营压力,债权企业避免债权彻底失去的重要手段.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要正确地评估债务,公允价值的引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的所有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债务重组是一种有别于正常经营活动的特殊行为,作为规范债务重组行为的准则,必然不同于一般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4.
赖帐,发展到今天已成了企业间经济活动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赖帐和欠债不仅在个体和营经济中存在,在国有大企业间更是问题严重。据统计,今天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平均为70%。庞大的债务已经象巨蟒般缠住了一些企业的手脚。"到期还钱"这一简单的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盈利能力下降、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困境,导致重组活动不断发生,进而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企业债务重组的直接目的就是想构建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效果,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盈利能力下降、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困境,导致重组活动不断发生,进而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企业债务重组的直接目的就是想构建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效果,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担保圈内不同银行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发现在企业互联互保所形成的担保网络中,当某一家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后,为之担保的互保企业不仅新增了债务和债权银行,更因新债权银行和原债权银行集体挤兑企业债务而陷入债务违约和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债务挤兑和资金链断裂,最终演变成具有“多米诺效应”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背景下,相比于地方政府直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或通过行政命令干预银行续贷标准,允许担保网络中特定债权人优先获得偿付,可高效化解由债务挤兑所引发的担保圈危机,起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析负债     
滕哲 《辽宁经济》2003,(7):73-73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经济实体之间出现一定的债务关系属于正常现象。如从个人贷款买房到国债的大量发行,无不反映着负债的经济效益,负债经营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运用,并为繁荣国家经济、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人民生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活动中也出现了不正常的相互拖欠,这种拖欠已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债务现象,阻碍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卞燕  李东升 《宁波经济》2012,(8):24-27,33
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小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大量举债,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从而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带来新的投资风险,给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埋下风险和隐患。本文立足于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发展和现状,从其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陷与原因分析入手,剖析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债务项目管理指标体系、财政管理政府债务风险体系和公正性审计监督体系等三大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技术创新策划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史已充分证明,一个简陋企业的兴起和后进企业的跃升,一般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活动及其策划有方为前提的;与此同时,一个先进企业的衰退也往往是由于企业创新及其策划活动的衰败所致。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技术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活动的有效发展及其成功扩散,推动着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总是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中心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