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编辑的主体性?笔者认为编辑主体性是编辑主体意识、编辑主导性的总和。主体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的反映。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对出版活动的主观能动作用。编辑主导性是指编辑在编辑中的主导性作用。编辑主体意识,有人认为包括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价值意识和审美意识。①在这几种意识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只有认为编辑在编辑出版物中有创新意识,才会认为编辑对出版物的能动参与性,才会有编辑的主体性。编辑主体性和编辑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引导作者共同创造出版物,编…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高专学报编辑素质及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学报质量的优劣与编辑的能力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高职高专学报编辑工作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论文重点论述了学报编辑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编辑专业素质、较宽的文化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等四种素质,强调了学报编辑必须具有的四种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并提出了提升编辑队伍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也可引用于学报编辑出版活动之中。学报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编辑出版组织.创建学习型学报组织必将为实现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为学报编辑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学报社会价值的“双赢”结果以及健全完美的学报编辑人格自由.营造让编辑快乐工作的环境,对提升学报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等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未来学报作为期刊参与市场的竞争必然是学报编辑学习力和创新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学报出版规模的日益扩大对学报编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编辑意识是学报编辑素质的基本构成,而中介意识是学报编辑意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从外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定位意识、主体意识、沟通意识、计算机工具意识等是学报编辑中介意识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学中,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最基本矛盾。因而,研究编辑的客体意识对于提高学报的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提高编辑素质更具有现实意义。学报编辑的客体意识主要包括读意识、作意识、信息意识和稿意识。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编辑实现“编校无差错承诺”应树立四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国期刊学会提出的“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的倡议,认为高校学报编校要真正做到“编校无差错”,在主观意识方面至少应该树立四大意识,即危机意识、事业意识、责任意识和习惯意识。编辑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把个人的发展与整个学报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行动,养成良好的编校习惯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确实有效地全面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从而为广大作者和读者奉献出编辑质量一流。让人赏心悦目的优秀学报。  相似文献   

7.
编辑意识是编辑工作者基于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及理论学习而形成的职业本能性反应。作为高校的学报编辑,在编辑流程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树立主体意识;以学为根,固守学术意识;以新为基;强化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8.
编辑素质:学报质量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刊物,学术性是学报的基本属性,编辑是学报的主体,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报的学术水平,进而决定其刊物的质量。没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就难以生产出高水平的精品学报。本文以编辑为主体从三个方面即:编辑素质、稿源多寡、编辑工作来探讨编辑在提高刊物质量中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是掌握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之一。编辑主体指具有一定编辑素质和编辑技能的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客体指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作用的对象。在掌握的编辑工作过程中,编辑是当然的积极能动的主体,而稿件、作者与社会则是被编辑主体所选择、影响和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编辑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编辑的创新意识是优化选题,提高学报质量的重要内涵。学报编辑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应该必须具备的素质,强调编辑必须具有的三种意识,明确学报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地位,编辑的职业定位等。提出了建立科学可行的培养、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学报编辑的潜能,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的学报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活动过程涉及诸多当事人,其中最基本的是编者、作者和读者,学报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就是要编辑充分发挥编者的主体意识、挖掘作者的潜能意识和吸收读者的反馈意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旨是发展,学报的发展涉及到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创新是学报发展的主题,学术意识是学报发展的根本,市场意识是学报发展的生命,特色意识是学报发展的体现,信息意识是学报发展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即质量效益意识,是学报精品观念在编辑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集中体现了编辑工作者的事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思想品位。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并将精品意识物化,实现学报精品化,提高学报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世纪 ,学报界在对编辑主体的认识上 ,应改变以往的“替人做嫁衣”观念。编辑做为一种职业只是一种工作 ,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同时 ,学报界应具有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搞好新世纪的学报工作。努力扩大学报自身的知名度 ,扩大横向联系 ,录用稿件以优劣为标准 ,打破校内校外的界限。在用人模式上可以聘用非专职人员从事编辑工作 ,敞开家门办学报将是新世纪学报发展的最佳选择。在新的世纪里 ,学报工作还要有鲜明的民主性 ,树立起良好的民主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5.
编辑主体的角色意识对编辑所出的图书、报纸的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报刊杂志所反映出的一些现象,对编辑应当具备的角色意识中的构思意识、导向意识、美容意识、法律意识做一研讨,旨在有利于编辑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开展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校学报办刊策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应肩负“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双重重任,强化策划意识,努力实现高校学报编辑活动的转型与编辑角色的转换,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编辑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主体。编辑的理论修养与学报的政治方向、编辑的知识水平与学报的化品位、编辑的业务能力与学报的整体风格、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学报的出版质量,都密切相关。编辑是学报整体质量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学报编辑的导向意识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对科学和社会文化的传播,对满足人们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学报的初衷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但它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作为高校学报编辑(以下简称编辑),如果能有明确的意识导向,并将其付诸实践,就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学报的作用,对社会施以影响。这个明确的导向意识,首先要求编辑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政策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原有的学报办刊现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报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高校学报编辑创新实质上涵盖了编辑主体创新和编辑客体创新,具体包括编辑理念超前化、编辑过程系统化、编辑业务规范化、编辑主体学化、编辑手段现代化;而办专业性学报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编辑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编辑是学报工作的主体,编辑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对学报质量影响很大,应通过长期的编辑实践活动,建立起一支具有多种能力结构的编辑队伍,从根本上提高发表论文的质量,为学报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