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起到积极和消极作用,为此政府应引导企业应对绿色壁垒,行业协会应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 一、产业结构刚性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实践表明,在这一新阶段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将发生重大变化,那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增长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这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即生产率走节约型增长的道路。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结果是劳动生  相似文献   

3.
浙江正面临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现实状况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浙江要素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再也不能走过去那种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道路。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浙江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是由要素子系统集合而成,协同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一个耗散结构系统。是现代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目前,中国多数企业科技进步能力薄弱、速度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产品技术含量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缺乏。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府服务与调控功能,创造良好的企业科技退步环境;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科技进步的主体地位,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知识的物化速度加快、密度增强,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让位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技术更新速度在加快,技术、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知识和信息倍受重视,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在繁纷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高于中国新疆。为此,中国新疆必须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创造产业竞争实力的内在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力度,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机遇,转变中哈经贸合作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制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8.
孙夫才  雷建权 《开发研究》2004,(4):96-96,F003
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规则的统一化和产品的特色化。为维护经济规则的统一需要进行法治建设 ;为实现产品的特色化需要保护特色产品所依托的特色资源。民族地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以法治建设接轨国内国际市场和保护特色资源 ;同时通过对特色资源的保护 ,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独具特色的物资与文化支持。因而 ,法治建设和特色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跃华 《浙江经济》2014,(11):54-55
一直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基本是靠要素投入发展工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发展模式开始遇到了增长空间的限制。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世界需求不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在成本上升、要素趋紧、市场竞争、技术瓶颈等多重压力下,很多浙江民营企业原有熟悉的传统产品市场的盈利空间逐渐变得“狭小”,效益下降,产能过剩。究其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产业技术升级不快,造成产品逐渐被同质化,原有依赖低价策略、一味依赖扩展传统产品生产能力抢占市场这种“粗放型”的扩展模式受到挑战。实际上,近十年浙江制造业一直受困于“大而不强”,关键在于要素投入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趋弱,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明显。浙江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关键就是要加快服务产业发展,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直接影响着宣传文化事业建设的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在当前宣传文化投入不断增加.事业发展和改革不断前进的同时,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宣传文化事业的整体建设。一、投人总量偏少1.宣传文化事业投入低于经济增长。十几年来,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个较明显的剪刀差,宣传文化投入落后  相似文献   

11.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相似文献   

12.
黄健 《改革与战略》2009,25(3):132-134
文章认为,当前形势下,广西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既遭遇严峻的挑战,也面临很多机遇。广西新闻出版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提高科学领导的能力,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提高创新的能力,为新闻出版产业的做强做大提供人才支持。以推动广西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及其“十四五”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基于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去污,即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实现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政策分散、数据基础不牢、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行政执法“一刀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以绿色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效;注重摸清家底,摒弃部分无数据支撑的量化目标;加强对执法和行政的督察巡查,对政策执行过失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向绿色生态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14.
任保平  白永秀 《改革》2004,(5):23-29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运用经济发展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的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发展进行评析来看,经济发展成本的相对数量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仍然有上升之势。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供给:在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方面,建立“经济发展成本内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正式制度供给方面,要把建立中国的绿色经济制度作为出发点,解决制度缺位和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在非正式制度供给方面,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更新生活观念,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曾雪政 《改革与战略》2011,27(12):57-60
文章认为,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受到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面广、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文章指出,要实现革命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进绿色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蔡翔  吕晓敏  唐贵伍 《乡镇经济》2009,25(5):66-68,89
基于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文章提出了广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于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加工业;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是:建立综合决策机制、补偿机制、综合核算机制、可持续的管理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放式的区域经济系统等.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海洋经济由于涉及行业多、范围广,自身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而且海洋产业多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产业,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文章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海陆互动、加强海洋管理、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子烨  李滨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3):21-43,155,156
中美贸易冲突根源的探寻不应停留在国际贸易层次,而是应该从当下的国际分工结构和国际生产关系中去寻找。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国际分工及其相应的国际生产关系是决定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地位与利益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国际分工结构中长期处于外围、在生产关系上处于依附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落后,特别是技术水平落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链作为一种新的国际生产组织方式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这一新的国际分工生产中,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地位并没有改变,但是具体的依附形式不同于历史上的依附形式,呈现出“技术—市场”依附的特点。在这种新的依附形式下,广大参与全球生产链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得微薄的附加值,进而形成一种依附式发展,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却能够主导全球生产进程并从中获得高额的附加值。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需要摆脱依附式发展模式,实现在全球生产链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近年来中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世界市场地位方面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相应成就触动了美国作为现有国际分工主导者的既得利益。为了维护其霸权的经济基础,美国不惜发起贸易战以遏制中国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中国摆脱依附式发展以及美国相对衰落所导致的国际分工格局现实和潜在的变化正是中美贸易冲突爆发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