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创造比以往高速增长时期更高的效益,就要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这种脱胎换骨的增长模式再造,形象地说就是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常红军(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沿袭着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般特征。由此导致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2007,(10)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释出信号: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观瞻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应盯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效率,藉此展现中国发展战略的基本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 问:我国今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吴敬琏: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九五"期间又把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规定为一项基本目标.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依靠更多的物质资源投入,仍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蔬菜产业增长途径分析——基于要素贡献的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军  吴振华 《乡镇经济》2009,25(5):41-43,56
文章通过对我国蔬菜产业的投入要素对产出贡献的分析,认为我国蔬菜产业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阶段阶段。要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从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向内涵方式转变。根据此种战略方向,提出我国蔬菜产业保持增长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保障资金投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资本靠积累,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国民收入是积累的源泉。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资本积累很有必要;尤其处于转轨时期,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实施都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中国劳动力特点和就业状况的特点,决定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符合国情,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策略。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积累 经济增长方式是数量粗放型还是质量集约型,可以用投入产出增长率的比较作标准来衡量。如果产出的增长率小于投入的增长率,称这种增长方式为数量粗放型;反之则称为质量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是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顺利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又在于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适度经济发展速度至关重要。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这里的投入与产出是同一时期的两个有联系的不同事物的数值。因此,两者的对比是从静态上来评价国民经济活动成效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数值之比,即报告期产出与基期产出的对比。因此,两者的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27次研讨会最近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经济增长如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了专题研讨。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与会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切地说,应是由以外延的增长为主向以内涵的增长为主的转变。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尽管在理论分析上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外延的增长(粗放型)和内涵的增长(集约型),但是,在现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表明,学术界分别对企业家精神及经济增长所进行的研究较多,而直接探讨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两者关系的理论分析并不多见,也缺乏必要的实证经验分析。对此,该文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从企业家职能、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要素投入三个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评述,并整理了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结果发现:①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将是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家化的过程。②企业家精神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激励劳动投入、推动技术创新、诱导制度变迁以及发挥"干中学"效应等方式,显著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该文提出要从对象、内涵、数据三个方面拓展企业家精神的度量,并深入到因子和路径层面,构建了企业家精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多变量、多效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般认为发展模式的转变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次,基本上是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在内的大量的物质要素的投入,追求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和粗放式的增长,转变到更多依靠非物质要素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要素等等;第二层面是制度要素,包括政府职能转变、银行体制、国有企业等等。从"十五"时期出现的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看,依靠高投入,维持 GDP 高增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的国家,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取一系制度性措施,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资源的…  相似文献   

12.
在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东北地区振兴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集约经营的轨道,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历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目前,党中央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内蒙古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内蒙古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陈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指导方针。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往往伴随着过量的货币供给、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信息     
温家宝:要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温家宝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开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以及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科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省科技投入和产出呈现较快增长,对提高江苏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粗放与集约:中外企业差距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财贸学院孙敬水在《粗放与集约:中外企业差距知多少》一文中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规模小,生产分散,布点重复;专业化程度低,集团化程度低,国际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装备落后;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和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我国在下世纪前十年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在当前企业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生产经营存在...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1):101-1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领先、能耗低、投入少、产值高等特征,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河南省198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1.422,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315,能源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218,三个弹性之和大于1,说明河南省的经济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并且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要明显大于资本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