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许多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采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都取得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长期处于封闭型经济状态的中国,也在党的十一届三的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之际,打开了国门,实行了开放沿海地区和创办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福建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林区,林业是我省市的重要产业。积极发展具有林业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对于振兴林业、繁荣林区,促进我省区域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国农村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厦门的“三农”问题,在农村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经济特区,更要加强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行试验和示范带动作用。既要融入全局,  相似文献   

3.
漳州作为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对台农业合作源远流长。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如何先行一步,主动融入两岸大农业的格局,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好‘五缘”优势,更要学习借鉴经济特区的做法,先行先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合作之路,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提供新思路新经验,为打造海峡两岸经济增长极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发展林业的特殊优势和作用也日益显示出来。现在发展沿海林业的重要意义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问题,这需要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一从南到北的广阔对外开放地带。据1988年的资料,沿  相似文献   

5.
<正>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国林业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极不协调的,日积日累时至今日,林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线,采育长期失调,森林资源赤字,生态危机等问题益发严重。目前林业的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严重关切,不少同志从诸多方面探讨振兴林业的道路和方案。本文想从资金角度,具体结合福建省林业资金运动的现状和问题,来分析探索如何解决林业资金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管好用好林业资金,促进林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农业在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探讨郭哲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对经济特区来说,农业要放在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从经济特区创办之日起,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经济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农业是辅助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林业生产实践中,涌现出多种林业结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结构。 (一)单效林业结构单效林业是指单一利用森林木材效用的林业经营模式,其结构是;采伐森林→木材运输→木材加工。其经营效果是无林化。恩格斯指出:“至于说到无林化,那么它和农民的破产一样,是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欧洲没有一个‘文明’国家没有出现过无林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9月6日)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是世界第三大国;多种自然资源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我国又是世界上文化最古老,历史最悠久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我国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大的贡献。近世以来,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近百年来遭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残酷压迫和掠夺,以致社会生产力遭到长期的摧残破坏,远远落后于  相似文献   

10.
郑仲 《农家之友》2014,(1):36-36
<正>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也叫出口特区、出口加工特区)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其中包括允许外国人及其公司、企业直接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事业。创  相似文献   

11.
<正>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林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林业是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益于当代,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环境,应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为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我国发展林业生产指明了  相似文献   

12.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个国家接壤,拥有五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上,中央正式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并且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一亿三千万亩,占土地的总面积的74%,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9.5%,森林蓄积量四亿三千多万立方米。到一九八三年止,已为国家生产木材九千多万立方米,毛竹三亿多根,松香一百多万吨,人造板四十一万立方米,还有茶油、桐油、笋干、香菇、白木耳……等大量林副产品。林业部门历年共上交国家税利17.6亿元,为同期国家给我省林业投资8.8亿元的两倍。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林权、体制不稳定,政策多变,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不落实,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砍轻造,重造轻管,重原木生产忽视综合利用,所以林业生产发展缓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上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而林业是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为适应林业改革发展,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对林业投入,在森林资源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芬兰林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从林业政策、林业立法和管理服务体系三方面对芬兰林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进行了介绍。提出我国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林业发展;应采用促进科技进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林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林业生产必需不断的增长、发展、完善,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及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使森林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为此,林业不仅要进行简单再生产,更需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但是,无论那  相似文献   

17.
《林业经济》2014,(5):14-19
<正>林业是一项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力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改革已经取得三项重大成果。一是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标志,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二是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标志,赋予了亿万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利。三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林业产业市场化全球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增加生态资源总量,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8.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业会计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随着国家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分类经营呈现出来的态势为解决我国林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前提。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借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之机,同时改革我国的林业会计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林业会计制度体系。一、传统林业体制反映在林业会计制度上的突出问题林业企业的双重性导致使用会计…  相似文献   

19.
1加快集体林业的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林业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林业进行了战略定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集体林业是我国林业的半壁江山,林地面积占全国的60%,森林总蓄积量也接近60%。大力发展集体林业,是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部分地区仍然维持在上世纪…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国家粮食安全又是农业产业安全的战略基石。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和俄乌冲突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各种风险与挑战,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农业特区是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创新之举,建设农业特区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发展目标,既是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突破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积极探索设立农业特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具有争当建设农业特区“排头兵”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粮食产量和商品量连续几年位列全国第一,具备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建设农业特区的产业优势,探索建设国家农业特区,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黑龙江省建设国家农业特区的基础条件及作用意义,提出在黑龙江省建设中国第一个农业特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