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是个小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中绝大部分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产业层次"低、小、散"。其结果是温州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指数已明显落后于浙江省内其他同类规模的城市。温州经济的停滞发展与其创新能力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温州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再次打造具有"温州模式"的区域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2.
提出区域创新是组织间学习过程,分析了创新主体的内部结构以及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系统研究了区域创新主体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知识聚集,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中心突出、梯次带动、螺旋式上升的"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差异日益明显并呈现扩大趋势。在形成差异的众多因素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并逐步取代了生产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研究区域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广泛认为通过提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从区域层面对目前理论界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前因、后因以及测量指标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指出区域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并发现了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区域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本文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该模型能综合反映整个评价指标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某个因素单方向的偏差.另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来确定各参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暂新的引领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规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价值。本文从温州模式的演进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温州模式(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表征,提出了在我国入世后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保持可持续发展)应从温州模式中领会最基本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间内,以创新为核心的、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多元化、开放的创新系统。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目的的联系网络。笔者通过研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提高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在前人对社会资本和区域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资本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并以徐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会资本影响徐州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最后基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建立产学研的创新网络以及区域创新环境,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通过提升自身的区域创新能力,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创造性地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全面振兴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2.
13.
张乐明  范伟  丁奕 《商场现代化》2005,(31):274-275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暂新的引领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规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价值.本文从温州模式的演进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温州模式(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表征,提出了在我国入世后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保持可持续发展)应从温州模式中领会最基本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暂新的引领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规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价值。本文从温州模式的演进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温州模式(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表征,提出了在我国入世后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保持可持续发展)应从温州模式中领会最基本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区域创新发展与产业集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峰  陈剑峰 《商业时代》2005,(2):49-49,57
一个地区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与时俱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我国东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另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到评价矩阵的固有信息,利用熵权来确定各参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立足新疆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战略,对新疆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对造成新疆区域创新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概括出了新疆区域创新能力落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光 《沿海经贸》2002,(12):14-15
当今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经济竞争国际化、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需求个性化的新趋势,要求开发区在发展模式上进行调整与选择,走区域创新发展之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 18年的开发与建设,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青岛申办 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成功,尤其是青岛市城市经济重心的战略西移,使开发区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区域创新模式调整的重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锋 《中国市场》2013,(35):64-68
以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生态性为原则,建立了新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提出了关于提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