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统计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和就业、工资、住房、社会保障等进行全景式的展现,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城市和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增强、生活质量不佳、企业用工制度总体不健全。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主要是生活质量差,拉力主要是有更多发展机会;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主要是收入低,拉力则是方便照顾家庭。  相似文献   

2.
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内在机制.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的延续主要源于来自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和城市社会的推力.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包括:迟早要回到一种重复性博弈的农村生活状态、初级群体的社会相似性和对成员声誉的了解、弱势群体地位的影响.城市社会外群体的推力主要指:农民工的社会污名化、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风险的自觉规避、信任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4,(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村人向城市的不断转移,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新生代农民工有着自身的发展需求,不仅仅是满足就业的基本保障,文化需求和发展需求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日渐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几大需求,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提升农民工的存在感和城市生活幸福度。  相似文献   

4.
李翔 《价格月刊》2009,(6):50-52
大批农民工返乡失业,是近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其主要诱因,产业梯度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城市推力与农村拉力双重效应也是导致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对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做好就业疏导与创业帮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优化,量体裁表,因人制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挖掘返乡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日常生活方式上明显区别于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对沈阳市服务性场所服务员日常城市生活作了个案研究。作为社会分层多元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从农村到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主观与客观双方面上重构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阶层地位,一种固定情景化的生活模式正在形成。外部存在的国家传统制度政策的限制以及城市社会体系的排斥都进一步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本群体共同利益与共同生存条件的认识,情景化的城市社会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未来的发展前途与最终社会归属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日常生活方式上明显区别于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对沈阳市服务性场所服务员日常城市生活作了个案研究.作为社会分层多元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从农村到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主观与客观双方面上重构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阶层地位,一种固定情景化的生活模式正在形成.外部存在的国家传统制度政策的限制以及城市社会体系的排斥都进一步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本群体共同利益与共同生存条件的认识,情景化的城市社会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未来的发展前途与最终社会归属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得胜 《商业时代》2012,(17):15-16
我国特有的二元结构体制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原因使得在他们城市中无法"扎根";"回归农村"却又因身份认同、社会角色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无法适应,使他们不愿"回归"。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已成为社会的重大难题。应多措并举,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使他们不再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游弋"。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20世纪90年代从农村去城市务工的一代.他们虽然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却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隐患,现就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展开研究,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列联分析、因子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状况。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城市人"认同度总体偏低,学历与进城前的主要经历是主要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从城市生活感受来看,经济收入、住房状况、乡土记忆都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改变了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也冲击着农民工的文化精神领域。与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在改革浪潮中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更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其精神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政治建设同等重要。而作为城市的主要建设者,其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甚至会影响"小康社会"的进一步建成。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建设急需解决。以文化权益保护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提出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建设方案,以期能为社会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曹莉 《品牌》2014,(1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在于政府通过制度完善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桎浩;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提升其城市融入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多功能、开放性的城市社区服务,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提供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行动取向更突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利益诉求也格外明显,他们想要定居城市,却避免不了身份认同的尴尬。如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关键所在。从经济、文化、政治维度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遭遇的挑战,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建构了三个维度上农民工参与平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松 《商》2014,(8):289-289
新生代农民工与以往的农民工不同,他们尽管和二三十年前的农民工进城时年纪相仿,但他们不再“穿着邋遢的衣服,扛着蛇皮袋,眼神迷茫”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读过更多的书,喜欢漂亮的衣服,还上网聊天关心股市,对城市充满向往,更渴望以智力而不是体力在城市生存。本文所研究的是河南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问题,针对河南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较低的主要原因提出措施,加强社会和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视,提高其生活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彦佳  徐邓耀 《商》2013,(16):204-205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她们大多数还未满18岁就进城打工,扩展着人生半径的同时却遭遇着城市工业产物的排斥,没有了“根”,选择继续“飘荡”在各个城市中,成了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本论文以区域经济学视角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罗列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遭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针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受就业歧视和为促进其劳动力流动从政府、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以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地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分析数据,真实地反映出南京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公共文化需求和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社会和城市居民、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来达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工作,建设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种珮韵 《商》2015,(2):9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农民工群体的自然代际交替,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生活经历,而且比第一代农民工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生活期望,也要求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然而现实中他们却面临着各种困境。城市社区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组织载体,如何通过这一重要场域的完善来改善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0)
<正>河北省处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都市圈,农民工流动从方向和数量上看都是不平衡的,主要是河北籍农民主动进入北京天津这两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一定程度上给北京和天津带来巨大的人口和社会安全压力。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融合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是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困境分析(一)制度性因素农民工问题是改革开放政策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农民因政策的开放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最终解决是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既表现为城市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互动,也表现为用人单位和城市社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收入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首要目标,也是他们在城市能够长久立足的主要来源,更是事关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大问题。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具有意义。本文从人力资本价值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对人力资本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路径选择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