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为1.23亿辆,仅次于美国(2.4亿辆)居世界第二。由此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匮乏和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灰霾天气,也给传统的汽车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示范推广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空气动  相似文献   

2.
卢静 《现代商业》2013,(34):87-87
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增大,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尾气。低碳化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研发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了其推广的必要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近日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未来我国将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市场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回顾汽车行业发展的近二十年: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量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42倍,比八五期间增长了2.54倍,与十五期间以前的汽车生产的总量相当。平均每年增长22.5%,发展速度非常快。“十二五”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集团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起步较早,发展各有侧重。欧美发展的侧重点是降低汽车对燃油的依赖性,日本的侧重点是确保能源安全,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我国的侧重点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由于我国人均电动汽车保有量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占据了两个重要的增长驱动因子,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重量级市场必在中国。同时,我国也是环保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碳中和要求我国建立新的能源系统,解决交通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议,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节能和减排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石油供应紧张、降低对外依存度的解决方案,是低碳的必然选择和汽车产业的战略趋势。2010年初,全国10个试点城市"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5大城市"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相继启动。然而,在政府有关部门、汽车厂商、科研机构热情高涨的背后,真正投入生产应用的新能源汽车却寥寥无几,大多仍停留在样品和展品阶段,许多技术也仍处于概念、研发、试验阶段。如何通过政策手段,特别是价格政策手段,将新能源利用从理论向往转化为实践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采取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产业链已深度融入全球专业化分工体系,疫情蔓延与主要汽车产销国高度重合造成国内外停工停产与需求下滑,增加了新能源汽车中高端电控设备"断供"的风险,但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大量跨国车企入驻、欧洲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重构契机。本文结合疫情与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产销和进出口数据,深入剖析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机遇,针对性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快国内电池优势产业布局欧洲等重要市场,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带动汽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汽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路径,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走向。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成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面对能源危机的共同选择。实现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将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指标与国内其他典型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从城市完成推广度、推广量占比、推广地区分布三个维度把沈阳市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差异进行测度和对比分析,发现沈阳新能源汽车完成的推广数量和比率是非常低的,各新能源车企的生产数量没有达到规模经济,还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1.
襄阳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也不可避免地在竞争中遇到更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资金的不足,这也使融资问题成为了各界探讨的重点。总结当前襄阳市的融资探索,分析存在的融资困境和成因,旨在提出帮助中小零部件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试点城市新增5个 昨日,在上海举行的“电气化—未来驱动力”论坛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超导电力研究所所长来小康透露,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已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采取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应运而生。近年来,全球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且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1]。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总结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基于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和国外的比较,总结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相似文献   

15.
《WTO经济导刊》2014,(8):11-1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7月22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明确,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既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影响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破136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全国汽车保有量累计7619万辆,报废量超过270万辆。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以6%的报废率计算,报废量至少为900万辆。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是在能源和环境两个硬约束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技术水平、产业化等角度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在对这些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风险规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价格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政策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科学发展和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四项动因,并在对中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促进新能源汽车应用,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第一招:加速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逐步推进。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