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引发各方关注。无独有偶,很多国家,都曾祭出“丝绸之路”大旗。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北南走廊”计划,日本反复强调“丝绸之路外交”等等。  相似文献   

2.
姚兴宇 《商业文化》2016,(29):42-47
陆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同时,海上也有一条“丝绸之路”通往世界。在前者不断衰落的过程中,随着国内造船及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的贸易商路逐渐上升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道,即所谓“广州通海夷道”,这大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访问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之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并将“一带一路”写入“全会决定”成为国家战略。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投资合作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双边的市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与中亚之间是否有条件加快构建自由贸易区?如何构建自由贸易区?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建横跨欧亚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这一创新随即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重现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变得指日可待。昆明,作为南方古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为世人所关注。2013年起,中国一一南亚博览会永久落户昆明,印度、不丹、阿富汗、巴基斯坦等这些丝路上的国家,重新聚合在春城。再过数月,这一盛会又将在昆明如期举行,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昆明会展产业“剑指何方”?请听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阮凤斌先生一席谈。  相似文献   

5.
李灵 《中国海关》2014,(11):56-5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黑龙江省近期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建议,中央已经将其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俄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哈尔滨海关关长韩森表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国家“一带一路”规划的丰富和补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积极支持和参与“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助力龙江全方位开放,是海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赫树权 《商业研究》1989,(12):27-29
<正> 丝绸之路,也称“丝路”,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东西交通要道。约自公元前二世纪起,中国的大宗丝和丝织品皆由此路西运欧亚非三洲,故称为“丝绸之路”。 此外,也有取道海上者,东去朝鲜、日本,南至东南亚各国;或经由云南进入缅甸通道,再自缅甸南部西运转达印度,再由海上西运。  相似文献   

7.
时秀梅  李毅  颜实 《江苏商论》2016,(11):29-32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对于我国西部,尤其是青海省各方面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促进青海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聚集区域科技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青海省的矿产、交通、商贸、文化等四个方面对青海省借助科技创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环境进行了客观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潜在挑战.最后,对青海省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为青海省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振兴丝绸之路,标志着丝绸之路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仅是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旋即“丝绸之路”成为“热词”。不同的两个国家,分别提出同一话题,其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和缘由?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此提议是一时兴起的概念重提和再造,还是另有深意?我们又该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丝绸之路”对中国与中亚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未来主题研讨会暨《欧亚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新书发布会”圆满召开,也标志着中国首部丝绸之路经济带蓝皮书正式在京出版。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发表了《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正式提出了欧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合作宏大设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提出后,得到了哈萨克斯坦的积极响应者。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亚第一环,哈萨克斯坦的参与对整个经济带的建成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我们有磐要关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共同利益,寻求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与哈萨克斯坦共同打开建设经济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张小勇 《商》2014,(6):165-165
乌恰在历史上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捐毒国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中央提出了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新疆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时。尤其乌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使得新疆乌恰所处黄金地段优势彰显,将利用区位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凡盼 《商》2014,(50):63-63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统称“一带一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许多国家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和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但也受到了许多争议,有人把“一带一路”被看作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认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想要争霸世界。这实际上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不论是从出发点还是秉承的理念、实施方式看,“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丝绸之路是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之外的“第四维度”,它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陆、海、空”丝绸之路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数字丝绸之路,是在对外开放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在数字技术、消费电子、数字应用、数字基建、跨境电商、数字规则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地区开展的合作及成就,可以看出中国周边与欧洲是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点区域,中东、中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在特定领域发展较快。展望未来,为更好推动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妥善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与数字地缘政治;二要坚持合作共赢,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与数字基建,不断提升中国数字规则的国际影响力;三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一体发展;四要坚持分类施策,准确把握短中长期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连云港的文化会展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连云港是新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战略区位优势,肩负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陆交通大枢纽的历史使命。独特的战略区位优势为连云港文化会展行业提供了面向国际国内打造文化会展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陈乐伍 《商业文化》2018,(15):50-54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伟大战略构想,给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云南检验检疫局以“政策扶持、科学监管、便利通关、技术支持”为着力点,助推云南沿边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海上丝绸之路,又名陶瓷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便积极向海上发展。这条航线由于运输货物的不同,又有许多别称。随着阿拉伯半岛及东南亚香料的输入,它又被称作“香料之路”。商业力量推动国家政策变化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便已有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通向世界的一条重点纽带。本文从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和来源,探讨了丝绸之路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不同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