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十个土地更新调查完成县(市、区)的成果实例,分析了零星地物的调查和变更方法以及对土地更新调查结果的面积影响。认为,试图采用零星地物的调查来提高耕地面积的精度是不现实的,建议在二次土地调查中不再对小于最小上图面积的零星地物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时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构筑乡村旅游地循环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4.
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可以更加直接、全面而精确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特性。本研究以贵阳市为例,通过选择2008年landsat 5 TM和2018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计算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及热度指标来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贵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性作出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8年,RSEI均值由原来的0.544 0增长至0.759 1,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区域面积比例下降了26.56%;贵阳市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改善,归功于该市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榆林市各县级单元为评价对象,在构建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并根据结果对研究区进行了耦合协调型分区。结果表明:榆林市各县级单元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耦合度值均大于0.52,表明各县级单元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二者关系密切。耦合度为0.64~0.72的评价单元数量最多,其次为0.72~0.84,分布面积最少的为耦合度0.84的区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中南部与东北部较高,西部较低的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低水平耦合区面积最为广泛,其次为拮抗区与磨合区,协调区面积最小,表明榆林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耦合模型的民族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兴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8):205-210
[目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文章分别构建能充分反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来研究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6年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及其综合发展水平,最终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2008—2016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的态势。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从2008—2016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失调,协调作用由弱到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结论]该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打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也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优势资源的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向更高的等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京津冀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较低,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425,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并且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2)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0.217 928,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主要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等影响,京津冀3地仅有北京、天津2个城市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河北省整体都处于失调衰退状态。[结论]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异特点,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法,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东北地区2006—2017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生态效率水平进行评价,进而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及空间集聚特征展开探究。结果表明:(1)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总体均呈上升态势,但没有城市实现理想上的同步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滞后是限制协调度的主要因素。(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效率间的耦合度较高,协调关系逐步优化,协调类型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初级协调,年均指数为0.543。省域协调度值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哈尔滨—大连交通经济带城市协调度水平整体较好,北方边缘城市带协调度有待提高。(3)耦合协调度相近的城市彼此邻近,表现出“北冷南热”的空间集聚分布规律,总体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蔬菜种植,一直是我国北方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及时、 准确地获取大棚菜地的面积及分布状况,是确保政府“菜篮子”工程顺利实施的需要,也是关系民生的一 项重要工作。为探索及时准确提取大棚菜地信息的技术方法。该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采用HJ-1卫 星图像,在分析各主要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背景资料以及专家知识,对遥感影像进行分 类,准确提取了大棚菜地的信息。通过在影像上随机抽取样本点,结合RGB假彩色合成影像及部分实地调 查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得出样本点总体精度为92.01%。该研究表明,在HJ-1影像中大棚菜地光谱特征 明显,易于同其他地类区别,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大棚菜地信息的方法,适合北方地区大棚菜地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而言尤其如此。[方法]文章选取生态易损且位于传统农区的里下河水网地区为例,借助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农户生计相关统计数据,并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农户生计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户生计的时空特征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1) 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化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低,市辖区低值集中”的分异格局。(2)农户生计水平不断提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农户生计指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逐渐凸显,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里下河地区农户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生计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极度耦合县域占比最高;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持续优化,勉强协调类向协调发展类转变以及濒临衰退类向勉强协调类转变是耦合协调度最主要的演化方向。耦合协调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并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向南北两侧辐射扩散的趋势。[结论]里...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的佛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凡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1):51-52
对1988,1999年佛山市两期TM遥感影像数据加以处理。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近10年来城市用地面积沿主要道路迅速扩展,导致水域,耕地和林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建设用地影像光谱信息入手,分析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ETM 各波段上地物的谱间结构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图像分类模型,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结合方式进行变化解译,得到济南市南部地区城市扩展动态变化信息;对该区城市扩展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以期推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实现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研究,并为该类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研究方法:首先对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从损失函数、特征提取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分割精度;其次用优化后的HRNetV2模型对民乐县2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基于混淆矩阵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的MIOU达81.9%,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4.4%, 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民乐县进行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总体精度达89.72%,Kappa系数达0.888。研究结论: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温煜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2):35-43
[目的]探究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为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构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2007—2017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过程与变化趋势。[结果]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中增长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值除了2017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更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平稳,一直处于拮抗状态。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衰退型—勉强耦合协调型—中级耦合协调型—勉强耦合协调型4个发展阶段。[结论]区域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逐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向着协调发展的方向不断演进。未来研究区应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优化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体系,提升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戴民主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0):37-39
文章在回顾江西省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审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省有关行业、高等院校和遥感协会在遥感应用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未来5到10年江西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即建立和完善江西省遥感综合信息预警系统;农情遥感速报和主要农作物估产系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等四大系统。为实现数字江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研究--以开封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黎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46-47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尤其是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原则、任务及工作程序等,并以开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给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方法、步骤和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空间遥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手段,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弥补人为性偏差等优点.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在土地利用监管中起到保证土地规划执行力度、严格土地批后监管和加强地类管理的作用,尤其在经济效益方面,能有效避免由于违法违规用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项目进展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手段,本文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在土地整治工程地物信息提取基础上,构建形象进度评价模型以综合掌握项目实施进展。研究方法:挣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遥感影像提取的工程矢量信息分析评价结果符合项目实际进展。研究结论:在遥感监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工程形象进度评价模型可用于计算项目整体工程进展,评价项目进度情况,并找出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工程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桂林市五城区为研究区,1991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光谱影像信息增强与监督分类相结合方法提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信息,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桂林市1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市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城镇与居民点用地、水体和其它用地面积均有较明显增长,耕地、林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已成为整个区域土地扩展的主体;全市土地扩展强度指数和相对变化率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城镇与居民点用地、水体和其它用地面积在五城区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城镇与居民点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变幅最大,七星区、叠彩区面积扩展最快,雁山区最小。耕地、林地分别以象山区和七星区减少速度最快;从缓冲区上看,城市土地扩张空间差异明显,城镇与居民点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距市中心2~10km的建成区与边缘地带,该地带内的林地、耕地正逐渐被城乡居住、工业与交通用地所替代。 相似文献
20.
用遥感方法调查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编制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合理的土地信息系统提供科学和必要的依据;航空影像可以快速的获取小范围地区的详细信息资料;以曲阜市为例探讨了利用高分辨率CCD航空影像进行城市用地类型提取的技术路线,分析了用ARCVIEWGIS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