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介绍: 彩绒立体书画,艺术构思新颖、书法技巧运用自如,让人心亮、眼亮和钦佩,新颖的艺术造诣使人一饱眼福,将手工直接书绘的书画运作程序和工艺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将书画巧妙的融于工艺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投资》2013,(25):126-133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保利香港”)将于2013年10月5日至7日,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2013年秋季拍卖,呈献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珠宝及钟表六大拍卖专场。保利香港更将隆重首次推出中国艺术重要专场,秉承弘扬推广中国文化的一贯宗旨。  相似文献   

3.
张世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专业书法家、中国书画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评鉴委员会委员.近几年来,获各类国内外书法大奖数二十余次,发表文字360余万字.其作品被《当代书法精品集》、《中国书法百家》、《建国五十周年作品大典》、《走向世界的中国》大型画册、《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中国书协有关本人入展的作品集以及近30部国家级书画大典收入,被《人民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旅游时代》、《大众科技报》、《华夏艺术鉴赏》、《神州书画报》、《鉴藏》、《中国书画英才》、《艺术影响力》、《中国翰墨艺术》等近30多家国家级报纸,杂志大篇幅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4.
雕刻技术历经数千年,传统的雕法都是纯手工,所面对的书画和雕刻技艺学习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即使学会后,所雕刻的作品工艺跟个人的艺术修养直接相关,且速度太慢,无法提高经济增长率,很难适应当今市场。而机械雕刻的特点是精度高、速度快。但不足的是:加工的是产品,而不是艺术品,失去了书画的神韵和艺术价值。专利古唐雕刻技术取两者所长,融合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打造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由于品评、鉴定中国书画注重的是由理论和具体创作融会所体现的笔墨、气韵、意境、格调以及流派、传统,所以对这些方面要有全面的、融会贯通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日艺术由于同处于东亚艺术的环流圈中,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促使双方频繁交流。日本的书画,主要是以中国传来的样式、技法为规范,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中国书画连接起东方两大民族,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愉快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师者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借鉴音乐、书画和幽默等艺术的形式和手段,吸取营养,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进而使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9.
郭殿声艺术简历郭殿声,男,汉族,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作为教育部组织的高校骨干教师访问学者,曾研习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工作室,现为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其山水、人物画数百幅流向海内外,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画大赛,并有部分获奖。郭殿声新近的青绿山水画创作,或厚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家是借助于文字体势进行线条的自由舞蹈的,而画家则是借助于万物的形象进行线条的舞蹈的。特有的笔墨线条和艺术的理念,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从家学传承、僧道书画、女性画语、多元流派、花乌绘事、金石之风、书画著述7个方面着手,多角度探求嘉兴书画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嘉兴书画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缂丝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品种中的一种,以摹缂书画作品的缂丝作品最富艺术特征.以缂丝文字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缂丝文字的分类入手,将其分为缂丝书法和缂丝书画两大类.然后对缂丝文字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内、外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黄恭信,男,1956年出生于陕西凤翔,就职于西安财经学院。三十多年来,从事财经教学工作,爱好中国书画艺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弘扬,曾编著出版过十多部高校教材和3部大型工具书及书画作品集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书画作品40多幅。  相似文献   

14.
陈继儒为晚明时期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嘉兴名士交往密切,其书画创作也深受嘉兴书画名流的濡染,他们在画理、书画鉴赏与收藏方面给陈继儒以启悟,为他拓宽眼界、进行字画辨伪及提高鉴赏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主要考述了陈继儒与嘉兴籍书画名人特别是项氏、李日华、冯梦祯的交往情况,探寻嘉兴名士对他书画的影响及晚明时嘉兴书画名士的生活风尚。  相似文献   

15.
结识冯志光先生,是在北京画家朋友组织的文化界名人聚会上,他外表眉清目秀,淳朴厚道.后来通过他同学和朋友侧面了解,得知冯先生为人豪爽大方,为艺虔诚执著.正是这种优秀的文化品质,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笔墨酣畅"的感受,他的画具有艺术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冯志光是浙江温州市人,自幼喜爱书画,喜交书画朋友,早年从临摹八大、徐渭、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精典开始下苦功夫,后拜著名书画家姜舟教授攻习花鸟画.2007年进北京中国美协花鸟画创作高级研究班.2008年荣幸地从几百名画家中考取了仅取七名研究生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何水法工作室,通过又一年的努力,对何老师的用水、用墨、用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的艺术感悟是:"追求作品的气势,笔墨的浑厚和灵动,用新的形式固守中国文人画的精神",这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湘潭市连城宾馆总经理王东常,1945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齐白石的家乡。他自幼崇拜白石老人,酷爱书画。60年代,王东常由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名人荟萃,风景秀丽的南岳工作。他利用南岳书画社的优势,潜心钻研国画艺术,得到北京、上海、广州及国外众多名家的指导。1986年,王东常调任湘潭市外事办副主任,后又调到湘潭市莲城宾馆任总经理至今。为追求白石艺术,他正式拜齐白石之四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画历史由来已久,在这悠久的艺术世界里,自古而今也涌现了许许多多成就斐然的书画大家,他们的佳作和事迹以及精神和思想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影响着万千的后世之人。而在这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永远都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星,她就是元代著名的女书画家管道升。她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一代一代的人们瞻仰和描摹。而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其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凡响的伟大女性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如同婴儿牙牙学语,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心领神会的去鼓励和表扬尤其在学生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他说的“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以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生“易于动笔”“乐于书画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臧焕年,一九四一年出生。山东烟台福山人。七三年拜白石四子齐良迟为师,并受齐展仪大师哥指导,为齐派写意花鸟画家。现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北京时代金成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画研究会、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东方书画研究会理事。其书画作品淡雅明快、不温不火、运笔沉着厚实、章法多变、形神兼备。继承和发扬齐派艺术的风格,受到恩师齐良迟及名家前辈的肯定。作品多次人选中国美协、书协举办的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展览馆展出。获得“2008迎奥运”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金奖等各种荣誉。  相似文献   

20.
赵剑龙祖籍河南南阳,1985年随父迁居西安,幼习书画。一次偶然迷上剪纸,遂如痴如醉般地孜孜以求。辞职后对于一无背景二无资金的他来说创业非常艰难,这时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艺术特长上,决心以剪纸来创业。刚开始时他在西安颇富盛名的书画一条街——书院门里摆了一个地摊,专门出售自己的剪纸作品。每天早出晚归却收获寥寥。他不知为什么自己的生意总不好,直到有一天一位老者在看了他的剪纸作品后对他说:“小伙子,你的这些剪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