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网络空间的信息扩散是基于网络平台,信息随时间从信源逐级逐层地传播至信宿并被信宿接受和利用,使得信息的覆盖面由一点弥漫至整个网络空间的过程。该系统由信源、信宿、信息、噪声和网络媒介五部分构成,具有时空统一性、有势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信息需求和信息势差既是网络空间信息扩散形成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信息有效扩散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差距的科研团队知识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内的知识扩散是科研创新的前提,是科研团队知识生产力的基础.而知识差距是团队内知识扩散的源动力,是对团队内知识扩散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因素,决定了知识扩散的效率.文章首先界定了知识差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知识差距的四大情境因素,提出了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扩散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如何引导公司对内部“软信息”进行充分披露,是资本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公司“软信息”的自愿披露同时存在动力和制动力,两者的合力决定了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实现公司“软信息”的充分披露,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实现推动力的积极作用,弱化制动力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公民权利的实现是信息社会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公民权利的基本含义,网络空间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并初步分析了网络空间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能性,认为网络空间的公民权利,是现实空间各项公民权利时空过渡的结果,反映的仍然是现实空间的原像,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超越现实空间所能够达到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江苏省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而对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内源和外源动力机制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6.
余万聘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8):46-46,64
湖北省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是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竞争力源于创新,科技进步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因此,文章聚焦于技术进步,从主体、政府作用、企业创新动力获得等方面对技术创新机制进行探讨,并对湖北省可发展的产业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动力。研究方法:选取26个新型城镇化指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测度我国2006~201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内源动力、外向动力、政府动力、市场动力4个方面设定16个指标来测度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区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这与城镇化发展动力密切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动力大于外部动力,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相当。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市场动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政府动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外向动力提升区位优势,以内源动力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研究创新:将城镇化的水平和动力结合起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动力差异。研究价值: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所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9.
组织系统结构有序度分析及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世娟 《价值工程》2005,24(6):75-79
首先说明了信息的度量方法以及信息空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个组织进行信息协调与控制的信息扩散结构类型;并参考系统结构有序度的概念对一个组织的信息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选取两种典型的组织结构对其信息扩散结构及系统结构有序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场事关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的疫情防控战"疫"中,城市社区是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堡垒,是阻断疫情蔓延的重要空间。以安徽省Y县城C社区疫情防控实践为例,分析了大规模城镇化推动的城市空间重组给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认为物理空间重组加大了疫情扩散与异地传播的风险,社会空间重组凸显了疫情联控与人口结构的矛盾,心理空间重组加深了疫情恐惧与社会心态危机,网络空间重组促使疫情防控与信息管理更加复杂。基于此,提出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的基本策略,即建章立制辅以精细化管理,严控物理空间的越轨行为;协同适应,营造社区共同体,筑牢群防群治的社会基础;扩展心理空间,释放情绪压力;净化网络空间,维护舆情健康与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企业实现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官、产、学如何定位分工、协同工作直接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效率。本文以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主创新中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协同动力模型,并探讨了相应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扩散理论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出现了工业外迁、居住区郊区化等扩散现象,我国进入城市发展逐步扩散的新阶段。城市作为发展扩散的核心地域,对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大连城市扩散度及其阶段演化和扩散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扩散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应用在各行各业的高度渗透,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建立以技术为基础,用法规作保障,实现网络空间的全方位自主信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钟映竑  张浩林  钟哲 《价值工程》2014,(21):226-228
本文用混沌理论方法针对微博信息扩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基于混沌情景预测方法构建了微博信息扩散的仿真模型,并对微博信息扩散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看似随机的微博信息扩散方式,实际具有内在规律。用户接收并转发的概率具,增加用户转发概率更有助于微博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本文的研究对了解网络信息的扩散机制和影响因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技术创新的扩散,只有技术创新得到广泛扩散,才能产生真正的经济影响,才能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技术创新扩散规律的总结和分析不逊色于技术创新本身。流行病毒传播扩散规律与技术创新扩散有近似特征。本文重点对两者的近似性加以分析,并在此视角下界定了两类企业----病毒式企业与宿主式企业,同时指出了两类企业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远集团几十年如一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以改革为动力,励精图治,搏击市场,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所展现出的求变、求新、求发展的本质内涵,是推动中远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正是靠着这样的源动力,中远集团如今已经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级航运企业。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极大地丰富、改变了社会活动的实现方式,使城市功能具有了非传统的组织机制。研究网络空间的影响作用对解释新空间条件下的城市运动规律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外相关文献为基础,选择技术哲学为认识工具,结合网络空间对欧美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作用分析,研究网络空间的概念、属性及其影响作用。研究认为,网络空间具有社会性和物理性双重属性;网络空间的影响作用以具体社会背景为基础,并使城市具有了网络空间特质的样貌特征;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综合作用构成了城市结构的空间组织机制。最后,总结建构了相应的作用机制模型,提出并初步讨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河南省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导产业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和源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为河南省主导产业选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电子信息产业世界范围内转移的结果。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外部经济机制、产业价值链、社会资本与网络机制、技术机制等内源动力机制的作用,也有外部竞争环境、政府支持行为、区域创新环境等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必须进一步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远琼 《企业导报》2012,(15):49-50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的核心单位,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动力,包括了企业的利益、企业家的精神、创新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等各个内源动力和市场竞争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牵引力、科学技术的驱动力、政府政策的支持力等各种外源动力。观念创新是创新活动的先导,体制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支撑,技术创新是关键。想要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完善法律法规,增加创新的投入,进行税收优惠及金融支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养企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