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更多不具有专业知识的市民进入证券市场成为中小股东时,其利益往往受到来自公司大股东或公司董事、高管的侵害。为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为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鼓励投资,筹集资金,需要建立与完善有关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本文将从公司与股东的关系上做理论探讨,并分析部分制度以求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兼任高管的最终控制人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小板块2006—2012年兼任高管的最终控制人的增减持行为的统计数据,实证了兼任高管的控股股东的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规范上市公司高管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起随着股票时代的来临,我国的股票市场也显现出新的问题。许多大股东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操纵公司的股票,还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减持来获得巨额的现金收益。当大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时,往往会选择减持,中小股东受减持风波的影响,也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行为不仅会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B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揭示B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并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6):16-18
本文以2015年底以前上市的748家中小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6年为高管减持和公司并购事件的窗口期,对中小板公司高管减持和公司并购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生了高管减持的中小板公司对其公司是否发生并购和在深交所发布并购公告次数有正向影响。此外,高管减持的比例和套现的金额越大,公司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和发布的并购公告次数也会相应增加。该项研究的意义旨在让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能够理性分析,不要一味去追逐所谓的利好信息,避开上市公司的炒作陷阱;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对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避免其为了迎合市场热点所作出的不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5.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6.
企业高管在股票解禁之日立即抛售,在股价最高时大宗减持,已成了创业板的一道备受质疑的风景,在创业板成为创富板的同时,谁来为中小股民负责?企业高管在股票解禁之日立即抛售,在股价最高时大宗减持,已成了创业板的一道备受质疑的风景。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11月1日第一批创业板公司解禁开始,创业板公司遭遇减持就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在第一批解禁之后三个月内,解禁公司中的57.4%遭遇减持,以至于有人用"汹涌"这个词来形容创业板的减持。他们为什么减持?如何看  相似文献   

7.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8.
史芳芳 《财会通讯》2021,(18):117-121
非流通股交易的放开使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利现象,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该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减持动因、过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经营业绩、股价变动、中小股东权益三方面深究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影响后果,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期望能有效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3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4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送转倾向和送转比例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比例同样也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高管的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送转比例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其真正理解送转分配方式的本质和经济含义,不再去热炒所谓的"高送转"概念;同时也应对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转增股本的行为适当加以限制,进而有效抑制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的配合高管人员减持套现的送转行为.  相似文献   

10.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0~2011年我国深市创业板出现高管减持现象的114家上市公司4 635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建立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与高管减持的关联度最高,而市场估值、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减持的关联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对坚瑞消防并购沃特玛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并购重组中盈利补偿机制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签订盈利承诺时,短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为中小股东带来了正向效益;然而随着盈利兑现期的到来,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在并购标的盈利落空事件公告日前通过减持股票套现,待正式宣告盈利承诺未达标时,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持续为负,中小股东被套牢。此外,即便履行业绩补偿协议,盈利未实现所带来的负向效益也不会因标的公司兑现补偿承诺而得到有效补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中小股东不要过分信任盈利补偿机制对其权益的保护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并购重组“双高”承诺的监管,以减少大股东通过外延式扩张做大市值而套现的风险,从而实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协同。  相似文献   

13.
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理论.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正自由现金流易导致过度投资;并且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正自由现金流更易导致过度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而地方政府作为控股股东,减弱了持股比例上升带来的积极治理作用,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为理解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的格局,由于公司高管(经营者)与中小股东(所有者)目标的不一致,在缺乏可行而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公司高管可能会将"并购列车"开往会满足他们自身利益的目的地,以增加自身福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2011年高管增减持股票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的择时现象、市场对高管持股变动行为及择时披露信息的反应。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存在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的偏好,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正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公司高管的持股变化行为及公司披露信息的好坏。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的成立,不仅带动相关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资本市场,拓宽了投资领域。一方面,为高成长高收益的创新型公司提供了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为有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公司的核心是高管,他们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在公司上市前,大多会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这是实现其稳定和进取的重要手段。然而,近期来看,高管在公司上市后,纷纷辞职套现,丝毫不顾及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投资者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创业板高管辞职的调查,分析其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利是保护公司制度的社会现实基础 广大中小股东的投资是公司资本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来源,曾有《福布斯》调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对以中小股东为代表的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的越好其市场效率就越高,市场发展就越健康.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6~2009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衡量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相对于其他企业,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财务杠杆与投资的敏感系数更低,高财务杠杆对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投资的敏感系数无显著影响.本文认为: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激励"企业投资行为,而且会弱化负债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丹 《现代企业》2020,(3):104-105
<正>中小股东是与大股东相对的一个概念,"积水成河""积土成山"虽然他们每个人手上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多,但是在股票市场繁荣的今天,中小股东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存在对公司融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股东是公司融资的重要对象,为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对中小股东的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小股东具有持有股份少、数量多、分散性强的特点,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衡量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以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中央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地方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当控制了负债融资约束这一变量之后,不受负债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了代理冲突“激励”企业投资受制于企业负债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