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海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发展》2006,(1):21-24
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1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2005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707亿元。2005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海尔1984年创业.20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在美国、意大利、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外制造基地.在海外有4万多个销售网点。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模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到世界家电十强,从单一冰箱产品到拥有包括白、黑、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短短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  相似文献   

4.
海尔集团从1984年亏空147万元、年销售收入348万元、员工不到800人的集体小厂起步,到2004年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群,20年来,年均增长68%。2004年1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惟一人选,排在第95位,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海尔已走过了17个创业与发展的年头,从小到大,由弱做强,现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也由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正> 18年前,人们知道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线。18年后,外国人知道在中国有家 Haier 企业,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万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已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从1984年至今的18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  相似文献   

7.
农民买了海尔产品不用担心送货,不必忧虑服务,这一切海尔都替农民朋友想在了前面。海尔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海尔在全国拥有6500家专卖店,2.1万个乡镇网点,把产品送到农民家门口;海尔在全国建立了7.3万个村级联络站,4300多家星级售后服务中心,消除了农民朋友买了“家电下乡”产品对后期家电维修保养的担忧,让农民朋友切实享受到“家电下乡”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业,在创世界名牌的经营理念指导下,仅用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飞速发展。成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且进入世界家电十强之列。卓越的质量管理是海尔品牌的强大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尔已走过了17个创业与发展的年头,从小到大,由弱做强,现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也由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海尔的发展有诸多方面因素,其中,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是促使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标准化伴随着海尔的每一个进步,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从10多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需求从中选择增加部分补贴品种。(《中国新闻网》2009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11.
1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受命担任厂长并开始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电冰箱。15年来,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以平均每年增长81.6%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为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生产销售为一身的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目前集团有职工2万多人,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海尔品牌现已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额268亿元,利税13亿元,创汇1.38亿元,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从12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需求从中选择增加部分补贴品种。意见的出台无疑将为瑟缩于“经济寒潮”中的广大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注入一支强心针。然而,到了2月19日家电下乡新增补贴产品正式开标之际,在有关新增补贴产品‰的盒国推广家电下乡招标公告中,太阳能热水器却意外出局……  相似文献   

13.
向国际化迈进的海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国际化之路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15年来,在创世界名牌思想指导下,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企业。海尔的十五年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4年至1991年…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DIY出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始到1999年黯然离开科龙。潘宁15年的艰苦旅程又回到起点,但是他身后却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电帝国。  相似文献   

15.
海尔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企业,它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有员工800人,年销售收入为348万元,企业经营亏损147万元,到2001年海尔企业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8%,集团企业已拥有职工3万人,由当初只能生产一种型号(BCD-212)的冰箱,到目前海尔企业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种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海尔企业集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12月1日起,新的"家电下乡"试点范围已从3个省扩大到12个省区,产品包括彩电、冰箱(含冷柜)、手机、洗衣机、农户购买此类家电可享受13%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7.
国美电器短短19年里,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家电零售小店.成功打造成为一个在全国1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的家电零售连锁大型企业。国美先进的家电零售业态,极大推动了中国整个家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国美19年的创业历程,正吸引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泰集团的发展史,既是一家民营企业的创业史,更是一部中国自主品牌的成长史。1984年7月,公司创始人南存辉创立“乐清县求精开关厂”(正泰集团前身)。从5万元起家,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辖6大专业公司、50余家持股企业、800多家专业协作厂,并在全国各地设有2000多家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电器、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2万多种规格的产品。推动正泰发展的动力在于,从管理到技术,从营销到文化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科龙集团创建于1984年,在创建之初,公司就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作为未来公司发展的基本营销策略,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科龙集团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制冷家电集团,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到世界各国和地区.1999年,科龙集团"容声"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20.
音响(包括家庭影院)、电视、录像机、摄像机、影碟机等视听产品,因其外观多以稳重的黑色为主,固有“黑色家电”之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其外观多以洁净的白色为主,这类电器也便有了“白色家电”之称。而微波炉、抽油烟机、电热水器、加湿器、电熨斗等产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