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社数字化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所面临的合作社发展领域地域范围扩展化、合作社建设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等机遇与挑战,并从加大合作社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合作社融资渠道健全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合作社数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国内对建设和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建立及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社是正在探讨的重要话题,在此有必要对我国在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以供实践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已普遍存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经营粗放、市场对接能力差等缺点也渐渐显现。为此,临沂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各类合作社组织了起来,又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公司,使得合作社以及农户面对市场可以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新农业时代催生新一代农民合作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农业时代的到来近些年来,新农业将加拿大农民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门,而是呈现出日益相互关联的网络化模式。1、农业纵向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将农民无情地卷入到农产品加工业中来。特别是开放农业市场、实施北美贸易协定后,加拿大政府对小麦、生猪等大宗产品放松管制、取消垄断经营,将加拿大农民推向十分不利的市场境地。由于加拿大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对初级农产品的直接需求量出现相对饱和状态,而对食品的需求量则逐步上升,迫使加拿大农民考虑初级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从而使大宗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其与农民合作社的结合能够迅速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助力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强化增收机制、创新变革机制与反馈机制.农民合作社可以利用强化增收机制实现节本增效,利用创新变革机制完善产销体系,利用反馈机制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在助力自身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5·12地震发生后,500余户依靠专业合作社走上富裕道路的农民向灾区人民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用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去支援地震重灾区的人民。四川省罗江县略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罗江县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前身是罗江县略坪安  相似文献   

7.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近期撰文指出,把农民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必须牢牢把握其“姓农属农为农”的特质,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示范引领,不断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瑞典与丹麦合作社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合作经济》2000,(5):45-46
我们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合作社这一课题,对瑞典、丹麦两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瑞典的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其中规模最大的合作组织叫喘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即浓家人”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据《2018农村经营管理年报》,江苏省镇江市农民合作社总数已达3575家,入社成员 54.99万个,占农户总数的94.35%,合作社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力量。但是,镇江市的农民合作社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大群体、小规模、弱功能\"特征。农民合作...  相似文献   

11.
12.
<正>十七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主题,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全局性意义。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稳定和完善农业的家庭经营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农民专业合  相似文献   

13.
14.
张琛  黄斌  钟真 《改革》2020,(12):121-131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化是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服务规模化的实现离不开合理服务半径的确定。基于四个案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服务半径决定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合理地确定服务半径是实现服务规模化的重要前提,服务半径的决定受到资源配置效率、地理环境、市场容量和主体类型的共同影响。因此,服务规模化的实现仍需同时发挥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经营性供给主体和以供销社为代表的公益性供给主体的综合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到资源配置效率的合理性、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市场容量的稳定性和主体类型的特殊性,确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半径。  相似文献   

15.
黑河市辖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经过多年探索,经历了从无序扩张,到规范发展的过程。在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完善、健全农民合作制度建设,根据农民合作社的信用等级提供信贷担保,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农民合作社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和 《发展》2009,(11):115-116
基层政府和干部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和关注不到位,对本地的农民合作组织了解指导的少,服务不到位是欠发达地区合作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农村合作社发展为素材,分析政府的服务支持对合作社发展的推动作用,合作社发展需要怎样的政府服务环境,对合作社发展和政府职能改革转变的互动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本溪市市首家跨区域,并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的农民合作社——通远禽业专业合作社近日在南芬区下马塘镇成立。这家合作社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并吸纳河北、铁岭、抚顺等地的畜禽药业公司、饲料生产企业及民间资本,与该市34户禽类养殖基地业户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8.
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发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的生命力在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因此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效率是合作社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包络数据分析(DEA)方法,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发现我国农民合作社经营效率总体上存在改进空间并对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瑞典是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较为成功的国家。二次大战后,瑞典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其经济模式也受到人们推崇。所谓瑞典经济模式,从狭义上讲。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7万家,入社的农户49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9.6%。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了农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规模和服务规模,对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