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9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后,浙江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1991—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0.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0%提高到36.4%。2001-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0%,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将步入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国各城市、地区纷纷加强服务业发展部署。作为国家首都和国际性大都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5%以上,在全国率先建立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资讯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5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中研 《中国资产评估》2013,(2):F0002-F0002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是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指导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也是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规划》中,国家明确将资产评估列入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资产评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为资产评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资产评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5.
宏观·国内     
《投资北京》2014,(11):10
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5%左右10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中国物流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利好消息。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中长期规划》提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对社会资本的开放将成重点10月8日,汇丰银行发布的9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与持续放慢的制造业不同,服务业正以稳定的增长影响着中国经济。8月为52.0,9月增长到了54.3。汇丰银行的声明中同时表示,9月服务业的产出创下今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速。  相似文献   

7.
科技通讯     
《金融科技时代》2022,(2):98-101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显现的一大突出亮点是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服务业已撑起"半边天",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50%,这是多年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可喜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9.
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全国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年均增速10.2%;渔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速为8.3%。重点在于扩大水产品生产总量,提升养殖所占比重,提高出口加工能力,利好水产养殖、加工以及远洋捕捞类企业。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05年达到3700亿元(2000年价格)。经济结构初步实现优化升级,2005年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7:37.3:6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创新能力。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马晖 《中国外资》2011,(1):40-41
为了使服务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能有所突破,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涉及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而"到2015年,高技术服务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这一明确要求更是将高技术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耿黄 《证券导刊》2011,(39):14-14
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全国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年均增速10.2%;渔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速为8.3%。重点在于扩大水产品生产总量,提升养殖所占比重,提高出口加工能力,利好水产养殖、加工以及远洋捕捞类企业。  相似文献   

14.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2岁末,《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出炉。12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各院印发的《规划》,落款日期为12月1日。这是国内首个关于服务业的专项规划。虽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行业“十二五”规划早已出炉,但此次发布的《规划》仍不乏亮点,比如《规划》明确提到2015年服务业的国民经济占比和和就业人数占比,以及服务业四大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5.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国家明确将资产评估列入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资产评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为资产评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  相似文献   

17.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2,(10):8-9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发布日前,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公开发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金融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显著提高。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年底,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北京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对不断优化北京市产业结构,加快首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政府"调结构"和"促增长"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以来,国家就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来扶持新兴产业,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来重点发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2015年提高到8%,在2020年提高到15%,以期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下,中国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很快,中国光伏产业就是其中一个典范。2005年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起步,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的销售就达1000亿元,就业人数为10万人;2008年光伏产业销售额达2000亿元,就业人数  相似文献   

20.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