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普及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便利,但是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社交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分析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探析智能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最后,从健全网络社交法规、学校教育管理、大学生加强自律管理等视角,提出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吉菁 《中国市场》2013,(1):95-96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网络人际交往具有碎片化、平等性、不稳定性、身体缺场等特点。网络人际交往拓展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来源,深化了已有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现实人际矛盾的解决;同时,网络人际交往导致大学生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忽视了现实人际关系,淡化了对现实人际交往规则的遵守。  相似文献   

3.
网络交际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由此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交际行为的特征及个性差异,弄清其成因和变化规律,进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交际行为,促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当前社会各界面临的急迫任务。本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作了调查,并对如何引导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朱楠 《品牌》2014,(12):166-166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并不是天生的人际关系矛盾问题群体,只是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方面并不是很熟练,因此研究和解决调节贫困大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措施有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形成,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2015,(9)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网络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从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人际交往工具的变化、人际交往对象的变化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四个方面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强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226-226
本文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障碍,并根据成功的人际交往原则提出了大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闫少华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219-220
群体作为人类基本活动形式,根据群体不同的构成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无论是大学生正式群体还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都会对大学生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勇强  刘金龙 《品牌》2014,(5):66-6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逐渐脱离实体的限制,延伸到现实社会的各个群体中,大学生作为新技术的第一批使用群体,拥有广泛的创新接受能力和社会扩展力。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影响力也日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群聚现状、特点、心理以及当前网络环境下群聚效应的形成,讨论怎样紧跟形势更好地引导、规范大学生群聚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立足于合肥大学生群体,从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的行为层面展开分析,重点分析合肥高校大学生不同行为的消费特征,并就反映出的问题给出分析和建议,以此方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大学生在校园内形成合理消费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一种选择,特别是对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实际调研.分析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检验,从而对构建高校网络消费平台提出建议,对校园网络交易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时期,难免在心理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和择业等方面产生困惑,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研究大学生在心理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和毕业择业等方面的表现与保持情绪稳定的关系,是我们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网络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行为--网络购物。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具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校园特定环境的特点而使其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从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热衷网购的原因和网购消费行为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网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存在。所谓非正式群体,简言之,是指由于组织成员的人际交往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群体。一般而言,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既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也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阻碍效应。本文旨在通过这两种效应的分析,指出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基础,为企业管理者的人本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解释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点,成为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特殊阶段,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极其重要,成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而网络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正反双面的影响。文章将着重分析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网络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对网络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乙人  黄理稳 《商》2013,(4):296-29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网络交往,导致了一种全新人际关系的产生,这种交往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产生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的比如,拓宽视野及知识面,负面的则包括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关系冷漠,社会责任感弱化等等。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建立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互联网上人数最为集中的群体,网络社会时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从论证大学生是网络社会中最为集中的群体入手,阐述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最后提出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交往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以往局限性的面对面式交往转变成不受时间、空间、地域所约束的开放性、虚拟性、随意性的新型交往方式。文章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安全意识状况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高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样离不开与人交往。本文将对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困惑等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预防高职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对策,并针对问题提出人际交往关系调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网络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正迎来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建设性地把大学生做兼职与网络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调查大学生频遭虚假网络兼职信息陷阱的现状,深度分析大学生群体受骗的原因,并探究相应的对策,从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