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腾讯及阿里巴巴这两家互联网公司的长期关注,面对现今互联网金融由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的关联产品--余额宝带入大家的视野,而随后腾讯做出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作者将时下被炒到风口浪尖上的两家企业的各种产品进行比较,以及对时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占有率重要性的分析,深入剖析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共公司出台的各种政策、产品背后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9)
本文通过对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裁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的博客《取缔余额宝》及互联网金融、余额宝的核心价值的分析,从商业银行、实体经济、老百姓利益角度深度解析余额宝,对其进行三论三辩,并对余额宝等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11):77-78
2013年6月19日余额宝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余额宝的命运何去何从,各界人士的讨论沸沸扬扬。本文将结合目前互联网理财这股余额宝热潮,对余额宝崛起的原因、余额宝争论不休的原因,以及余额宝所存在的一些风险,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慧姣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4):72-74
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展开论述,对余额宝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如何控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提出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6.
7.
余额宝作为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产物,其一出现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吸收了公众大量的闲散资金,从而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然而,作为金融奶酪,余额宝究竟是不是宝,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首先,从余额宝的产生分析其自身的特点。其次,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分析余额宝的优势与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后,立足于让余额宝作为公众真正的金融奶酪这个角度,从不同的层面提出完善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余额宝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深受投资者追捧,仅一年多时间就拥有了上亿用户和近六千亿元资金规模。即便当前受银行和市场双面冲击仍呈现出增长态势,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余额宝竞争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余额宝的迅猛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促进了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跨界融合。本文分析了余额宝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分别从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二维视角,探讨了促进各自成长和互惠共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随着余额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引起了一股全民理财热,褒贬各半的评论将天弘基金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将梳理互联网金融的来龙去脉,分析余额宝的优势与挑战,大胆预测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博弈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断冲击着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互联网社会。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风险问题,造成了金融安全隐患。因此,对互联网金融应实施监管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共识。本文以余额宝的发展现状和监管作为主要内容,在考察余额宝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其进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当前金融环境下的一个特定产物,给传统银行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以阿里余额宝为例,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地位和存款的影响,并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促使银行体系深化改革,商业银行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5.
余额宝一经出现便受到各方关注,其划时代的网络金融特点在吸引了大量客户的同时,也带领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从营销角度分析支付宝在互联网金融的经济背景下,对市场进行细分,挖掘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设计并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填补市场空缺,并引领市场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6.
17.
余额宝与天弘基金的无缝对接,掀起了互联网金融改革的热潮,并在成立仅半年的时间内,其资金规模就超过两千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余额宝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余额宝的定义和主要结构,描述了余额宝的优势,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代销业务三个方面分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了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余额宝与天弘基金的无缝对接,掀起了互联网金融改革的热潮,并在成立仅半年的时间内,其资金规模就超过两千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余额宝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余额宝的定义和主要结构,描述了余额宝的优势,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代销业务三个方面分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了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余额宝在2013年5月成立以来,规模快速成长,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亮点,本文对其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