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中国梦"。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述、新要求,结合对江西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长期观测,以江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中的六大指标为切入点,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为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2,(2):44-47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和工作力度,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显著减少贫困人口。这对于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6,(14):67-6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分析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并就农民如何进行有序政治参与进行探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蓝本,结合河北省的相关要求,对廊坊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潘利琴 《品牌》2013,(2):73-74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6.
《商》2015,(5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以来一直强调的执政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常态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立足国情,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蒋剑翔 《中国报业》2012,(12):2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八大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把握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动员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淑琪 《商》2014,(9):261-261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努力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我国就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差距,我国民族地区虽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困境阻碍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文章以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为例,通过对闽宁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研究,认为应从精准扶贫、"造血"扶贫、加强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旅游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培基  李国柱  冉红 《商业研究》2003,(22):156-15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21世纪后新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消除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旅游扶贫开发可以繁荣地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旅游业因其具有的强大扶贫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2.
李文 《WTO经济导刊》2012,(12):78-79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行了战略部署,对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民生诉求,应从实现社会公平、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主体多元化、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民生,进而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4.
《价格与市场》2002,(12):7-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 2 0 0 0年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么 ,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 ,到 2 0 0 0年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 0 0 0年底 ,我国人均 GDP (国民生产总值 )只有 80 0多美元 ,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 2 0 2 0年 ,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 30 0 0美元 ,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上的…  相似文献   

15.
《经贸世界》2004,(11):60-6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逐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渐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云南省富源县在扶贫新机制试点中,结合本地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用好用活中央国家的扶贫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钱和平 《现代商业》2014,(26):168-169
在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科教、生活质量、社会保障、资源环保六个子系统共26项指标,并将指标体系应用于许昌市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当前发展面临的矛盾和薄弱环节,指出许昌市存在的经济社会结构发展不协调、科教落后、医疗保障不足及环保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全国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该文对国内外有关制定全面小康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力求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政策参考,从而推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董宁 《消费导刊》2013,(11):231-2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始终把“建成全面小康’作为执政责任,推进民生幸福行动,努力创建群众得实惠更多、满意度更高的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头 2 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展开 ,明确两者指导和展开的关系 ,将对新世纪落实“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认真分析发展的源动力,就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人们更加有必要清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教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