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业旅游合作在泛珠三角旅游整合发展中相对较为落后,本文通过对泛珠三角地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分析比较,研究工业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工业旅游合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3.
论泛珠三角的旅游经济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中,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可以先行。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有良好的合作条件,需要政府与市场“联手”,必须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通过实施无障碍旅游促进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珠三角”和“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与繁荣入手,论述了“泛珠三角”的概念与旅游合作基础,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形式,以尽快地形成“9+2”旅游联合体,造就“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整体的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泛珠三角”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努力打造“泛珠三角”国际知名旅游区。 相似文献
5.
6.
“泛珠三角”地区文化旅游合作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泛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日趋重要。本文从“泛珠三角”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出发,基于在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投资融资机制、培养旅游人才等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珠三角”和“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与繁荣入手,论述了“泛珠三角”的概念与旅游合作基础,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形式,以尽快地形成“9+2”旅游联合体,造就“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整体的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泛珠三角”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努力打造“泛珠三角”国际知名旅游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条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三角"区域特征决定了政府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政府必须根据区域特征找准自身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即政府是"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构筑者、合作的引导者和护航者。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府在合作中的到位而不越位。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达到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目的,并且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方政府要转变角色,通过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泛珠三角”旅游服务环境,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行业的合作,制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达到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目的,并且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方政府要转变角色,通过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泛珠三角"旅游服务环境,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行业的合作,制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资本流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克服制度障碍的区域政策合作.泛殊三角区域政策合作的显性成效是资本流动收益增加,资本流动的潜在利用则取决于区域政策合作的深化结果.文章通过对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前后的资本流动规模与资本收益变化来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资本收益变化的具体影响,并在泛珠三角政策合作框架下预测区域资本流动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开展及其与东盟经贸联系的加强,泛珠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桥头堡.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相似文献
13.
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开展及其与东盟经贸联系的加强,泛珠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桥头堡。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了泛珠三角经济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增强该区域市场的统一性,客观上要求塑造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协调机关;通过双管齐下的法律审查机制,有效地消除为地方保护提供保护主义伞的不法之法;通过重新配置司法行政权,打破地方封锁,消除司法地方化和行政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制度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生产要素价格也相应发生变化,广东因此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Pan-PRD)概念,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成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组织机构.文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这一新的中国区域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与变迁进行解释,并对其当前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试论珠三角和香港港口物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的港口物流业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两地在航运交易、船舶租赁、金融保险、物流加工、航运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对远洋航线、远洋集装箱资源、国际采购中心客户的争夺和发展中转航运中心方面则存在竞争关系。珠江三角洲,一方面应瞄准两地港口物流业的互补性,积极创造条件拓展二者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应加快区内物流业改革开放的步伐,缩小与香港的差距,在与强大竞争对手的角逐中求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泛珠江三角地区9+2个城市1992~200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均产出存在条件趋同,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存在绝对趋同。由于各地区的先天性差异以及制度性缺陷,导致地区间协同效应受限,使得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并未完全有效的发挥,地区间产业存在着同构化问题,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8.
广东经济与"泛珠三角"区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区域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与产业集聚有着重要的关系,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但集聚效应的发挥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套支持。“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为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操作平台,广东要利用此平台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的效应,必须对关联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解决好“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之间合作机制问题、区域内的资源整合问题,以及行政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遵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能导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相反差距却是在拉大。这个部分原因是泛珠三角大部份省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似性很大,产业趋同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现有的及潜在的比较优势难以实现。同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我们却得出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泛珠三角经济收敛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泛珠三角实现区域经济收敛的应对策略是泛珠三角各省区在参与合作的同时深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