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经济学家》2008年1月8日】许多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靠的是向富裕国家出口廉价商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经济增长将受到美国经济振荡的严重影响。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的20%激增至2007年的近40%,这似乎说明,出口不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香港《香港商报》7月24日】中国金融界人士又一次大跌眼镜。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外汇顺差持续加大,推动GDP增长,国内储蓄大幅增加,市场出现资金过剩迹象。在市场认为央行应该加息的普遍预期下,央行7月21日却再度上调准备金率0.5%,升至8.5%。  相似文献   

3.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逐渐由供约约束型的短“短缺经济”过渡到需求约束型的“过剩经济”,特别是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来,宏观经济总量过剩的延续,经济发展停滞,具体表现:1,产品过剩,根据国家内贸局商业信息中心对600余种大类商品的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表明,基本供给层面上的商品已不存在供不应求,从1998年以来近两年的时间内,许多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愈演愈烈,仅1999年半年,25类商品就有14类商品供过于求,比1999年上半年又有所增加(郭守中,2000),另据统计,到2000年,已有4/5的产品严重过剩,2,生产力过剩,企业大量倒闭,1996年约有1/3的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一些行业基至40-50%的低利用区间,全年有45%左右的国有企业亏损(邱晓华,1997)近几年情况更趋严重,60%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5%以下,最低的低于22%,企业经营困难,大量倒团,3,劳动力严重过剩,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国家公布的1996年底城市下网职工人数已达800多万,1997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增长到1000万人左右,到1998年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为1540-1600万人,真实失业率为7.9-8.3%(胡鞍钢,2000年),甚至有学者认为城乡总体失业率已达到27%(课题组,1998),而到2000年,有学者测算认为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起过10%,4,资本过剩,1995年前,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大于存款余额,而995年后则前者小于后者,1995年存贷关为3380亿元,1998年10月达9500多亿元,到2000年已13000亿元,5,物价持续下跌,通货紧缩,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水平自1997的10月以来连续26个月下跌,尽管2000年胶三委度较去年同期上涨了0.2%,但上涨趋势弱而不稳定,如2月由于春节原因上涨0.7%,4月份却下跌了0.3%,而作为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连续40多个月下降,而一般判断物价下跌持续下降6%就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今年由于受国际价格上涨,企业限产保价等因素影响,前三委度同比上涨了3.2%,但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供求癖量和结构矛盾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价格回升将不会很强,通过货紧缩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上述过剩经济的综合表现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停滞,GDP的年增长率1995-1999年分别为10.5,6.6,8.8,7.8,7.1,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出现了衰退(胡鞍钢,2000),尽管2000年前三委度GDP增长率达8.2%,但这种恢复性回升,主要是受外部环境的好转和国内短期政策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第四委度有可能减弱,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1993-1997年期间,我国终于摆脱了以往宏观调控中经济上的大起大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其主要标志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的同时,国民经济仍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通货膨胀从1994年10月25.2%的最高点,降至1997年12月的0.1%,而同期的经济增长从1993年的13.5%,逐步回落到8.8%,年均增长仍保持11.1%,年度增长波幅仅为一两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买方市场格局悄然形成。至1997年下半年,613种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有408种,占666%;供过于求的195种,占31.8%;供不应求的只有10…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品的相对过剩代替了广泛的产品短缺.于是,有人认为,中国已告别短缺时代而进入了买方市场的时代,或中国经济已成为过剩经济.作者对这种观点持保留态度,并且认为买方市场或过剩只是经济运行的现象,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它不应是对经济形态的描述,也不应成为某一个时代的象征.毫无疑问,当前中国许多产品的市场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这是在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消费层次不高,尚存7000万城乡贫困人口的情况下的过剩,是典型的相对过剩,是低收入型的相对过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收入型的相对过剩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9,(37):11-13
【瑞银集团2009年8月】近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股市的飙升引发了许多赞许,也引来了许多质疑。在两种观点激烈的争论中,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预计宏观政策将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此前提下,再加上预期的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我们预计GDP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8.2%和8.5%。我们认为GDP同比增速将在2009年逐季提高,并同时提升对大宗商品和投资品的实际需求。然而,未来几个月新增银行贷款的回落可能将会影响资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使得资产价格回调。此外我们还预计在2009年四季度或2010年一季度达到峰值后,GDP增速将在2010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7.
2007年,俄罗斯、南非、阿根廷、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我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都超过了5%;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在2%-4%之间。一些专家认为,美国2007年调整燃料乙醇政策、改变玉米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农产品出口等政策,是造成世界食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多数观察家认为,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粮食、食用油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大量过剩、美元贬值、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抄作等行为,都是引发全球性物价上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费品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大发展,我国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绝大部分消费品已由市场调节,供给能力总体上已超过市场容量,逐渐进入了总需求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据内贸部对601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结果表明:1998年上半年,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奔小康为总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直面买方市场,积极采取对策,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伴随着农产品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当一部分商品的市场供应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产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并非农产品多的用不了造成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同时,造成过剩原因不是全局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一是时间结构性过剩。从年…  相似文献   

10.
入世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经贸关系一直令人瞩目。这是因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其在全球产出中约占27%,在世界贸易中约占18%;而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一大外资直接吸收国,其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5%,2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2003年GDP1.3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9.1%。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达到了23%。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通缩危险正在加大。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相对疲软,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多年持续下降,2004年已降到41.9%的历史最低水平。内需不足导致出口压力增大,贸易摩擦上升,生产能力过剩.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增长过快.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威胁未来经济增长。需要考虑一系列改善内需措施,特别是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强化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改善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2.
近期,广东省经济学会就当前宏观经济相关问题,向省内外百名经济学界专家发出问卷调查,大多数被访者认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尚未结束,特别是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2014年中国经济将会维持在6%-8%的平稳中速运行区间。但仍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内外部结构失衡问题,包括政府债务、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等,亟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予以破解。在企业层面,既面临内部竞争力创新力不足的难题,也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考验。这些都需要政府适度放权以激活市场和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7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增长水平、稳定投资的重点、稳定房价的重点、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为10%;从稳定增长看,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特别是政府参与的投资增长;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过大的压力,调控重点是稳定需求;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在此背景下,稳定证券市场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信息》杂志今年第2期刊载的国内贸易部《1997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中:对工业消费品、农副土特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再生资源商品共609种主要商品1997年上半年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供不应求的商品3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5.3%,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减少0.9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545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9.4%,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4.7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3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5.3%,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减少3.8个百分点。参加排队分析的再生资源商品23种中.供不应求的商品13种(紫杂铜、黄杂铜…  相似文献   

15.
近来对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谈得很多。但对它们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值得考虑。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本是市场经济中的概念。买方市场是指,由于供给过剩,买方在交易L处于有利的支配的主动地位,卖方不得不降低价格出售商品,以减少存货。买方市场的出现会导致生产或(和)价格的下降。卖方市场则与此相反,由于供给不足,卖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的支配和主动地位,买方不得不按上涨的价格购买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卖方市场的出现会导致生产或(和)价格的上升。因此,简单地说,买方市场是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而卖方市场则是供不应求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姜明 《亚太经济》1999,(5):48-49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如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已经高出市场需求的4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60%,空凋生产厂家开工率只有43.4%,供大于求的电子产品达到75%。另据内贸部统计,到1997年底,在613种消费品中,供求平衡的占66.6%,供大于求的占31.8%,供不应求的仅占1.6%。显然,我国现阶段的相对过剩并不是极少数产品的偶然性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致的,而是大面积的产品和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对过剩是低水…  相似文献   

17.
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七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内消费市场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今年1月—6月,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实现了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2.8%,比2003年增幅提高3.7个百分点。分销售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9.1%。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5%;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4.5%;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1.3%。同时根据商务部对600种主要商品2004年上半年市场供求情况排队分析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增多,供过于求的商品减少。在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商品。  相似文献   

18.
曾廉志 《发展》2004,(2):78-79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买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由此带来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平均利润下降,竞争、分化加剧,下岗职工增多。这种严峻的市场形势,也必然波及到铁路企业,据统计,从1985年~1995年,铁路客运周转量的比重,由54.1%下降到39.4%,货运周转量的比重由44.2%下降到36.4%。如何使铁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关联储和欧洲央行采取了各种措施增加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调控经济流动性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储蓄率偏高等因素,经济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如何大力回收过剩流动性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分析目前中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受出口和投资领域的推动,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去年全年增长9.9%的基础上继续加速,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10.2%。中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引得大量游资流入,豪赌人民币升值。 到2008年,市场资金流向是否会出现国际游资突然逆向反转流动,重蹈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两次金融危机的覆辙?本文作者认为.历史不会有简单的重复,但却有惊人的相似。[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